因着颜老二、颜老三每月得还自己的钱,是自己以后好好生活的物质保障,颜红旗没对他们赶尽杀绝。跟他们说好,下午四点之前收拾好了搬出去,再次警告不该拿的别拿之后,就推着自行车出门去了。
这辆自行车不知道是颜老二还是颜老三,不管是谁的,如今都归她了。原身小姑娘不会骑自行车,她所处的时代,也不再使用这种交通工具。二八大杠,一米六的身高骑着有些费劲,不过仗着身体灵活,又有力气,在不甚平整的土路上骑了几圈,就掌握了技巧。
她出门,一是想了解下所处的环境,二是饿了,想出来找些东西吃。
原身小姑娘的记忆中,这个年代虽然谈不上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富,但只要有钱有票,还是能过上丰衣足食生活的。
她所在的清远县是首都燕市的郊县,五十年代从隔壁的赵北省划过来的。县城距离故宫直线距离60公里,从县城到首都东边的长途汽车站,有长途车往返,3个多小时的车程。
她家位于清远县城边上,往前两三百米,过一条河,就是河东乡大队的庄稼地。这边住的人家不多,彼此之间相隔能有个百十来米,都是后盖的房子,有颜家这样气派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也有北方农村普遍的泥坯房。
不过,清远县城本也不算特别大,被群山围绕着的一座小城,从这里到县城最中心,也就是百货大楼,走路的话,大概是四五十分左右。
颜红旗慢悠悠骑着自行车,往四面撒摸(sa mo)看着,跟记忆中的一一对照。
这个时间点,路上行人不多,都是些没有正经工作的,三一群两一伙在大道边上靠墙坐着,女人们就是聚在一起边聊天边缝缝补补、纳鞋底,做些手工活,男人们就是吐沫横飞地吹牛。
颜红旗看过去,有几个人看着眼熟,跟其中一名五六十岁妇女的目光对上,她朝着人家笑着点点头,喊了一声:“王奶奶。”
那人明显愣了下,忙“唉”了一声,卡壳了一会儿才叫出她的名字,“是红旗啊,会骑自行车了。”
颜红旗:“是啊,会骑了,王奶奶回见。”
骑出去了,凭着出色的耳力,听见王奶奶和旁边的人嘀咕:“我还是头一回看清这孩子的正脸,话说,这孩子咋跟变了个人似的?平时出门都低着头,别人不跟她打招呼,她可不会主动,今儿这是怎么了?”
旁边那人说:“姑娘大了,懂事了呗。”
颜红旗笑了下,奔着几百米之外的副食店而去。
副食店面向路边,建有高高的水泥月台,几个流着鼻涕的小孩子在上面爬来爬去玩耍。
颜红旗支了自行车,锁好,去里面买了一袋子一斤装的动物饼干,一斤糟子糕,还有几块糖。
这些都属于高价品,是不要票的,动物饼干6毛一斤,槽子糕七毛五一斤,水果糖一分钱一块,奶糖两两分钱。
这么老些个东西,总共才花了一块五。
颜红旗寻思着,每个月颜老二还她二十,颜老三还她三十,每个月五十块钱的收入,还有几千块钱的存款,基本上可以过上好吃好喝的好生活了。
她没打算把工作从颜老三那里要回来,让颜老三继续工作帮她赚钱挺好的。
不知道怎么样的机缘,让她能重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上辈子太累了,重新获得的这辈子,她暂时没打算工作,想先过过吃吃睡睡,不糟心不受累的日子,把身体养得棒棒的。
到月台边上坐下,颜红旗把挎包挪到旁边,将饼干和糟子糕放到旁边,一口饼干,一口糕点,又香又甜,好吃得她眯着眼睛享受。
睁开眼睛时,却发现那几个玩耍的孩子都凑到她身边来,一个个鼻子下面被鼻涕粘得雀黑,睁着渴望的大眼睛,吸着鼻涕,流着口水,望着自己。
“你吃的啥呀?啥味的,好吃不?”一个四五岁,袖子油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