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了第一次通讯,马克让林予安等待他的消息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次经过观察口,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眼外面那个越来越虚弱的小家伙。这一个小时,是他参加挑战以来最漫长、最煎熬的一个小时。
终于,卫星电话再次响起,刺耳的铃声划破了庇护所内的死寂,是马克主动打了过来。
“马克。”林予安的声音有些沙哑。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混杂着电流声的沉重叹息,马克的语气比之前更加疲惫。
“安,我有个坏消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消息。”
“我联系了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的一位主管,甚至动用了我的一些媒体高层关系。”
“找到了萨斯喀彻温大学的一位北极熊研究专家,试图从学术角度给他们施压。”
”但结论……很操蛋。”
马克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无力,“林,这件事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
“他们的官方回复,几乎是从标准作业手册里抄下来的。该幼崽的独立生存几率,根据统计数据,低于5‰”
“其所处位置过于偏远,任何直升机救援行动都面临极高的天气风险和成本。”
“根据加拿大《物种风险法案》的精神,我们应避免对野生动物的自然选择过程进行非必要的干预。”“自然选择?”林予安怒火中烧。
“它不是在和同类竞争中被淘汰,也不是因为先天不足,它只是被母亲遗弃了!这算什么自然选择?”“我就是这么跟他们说的!”马克的音量也大了起来,充满了挫败感。
“而且你猜怎么着?我退了一步,我说“好,既然你们的人力有风险、有困难,那授权给我们呢?’”“我们有紧急备用直升机,我们可以自己承担所有费用和风险,只需要他们开一张临时的许可,一张该死的纸!”
“结果呢?他们直接拒绝了。”马克的语气里充满了嘲讽。
“他们说,授权给非官方的、尤其是外国的商业媒体机构来处理受保护物种,这在程序上是不可能的,会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
“我问他们,如果这只熊出现在丘吉尔镇的街道上,你们救不救?他们当然会救!”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狗屁原则问题,真正的原因是政治和公关!”
“他们害怕失败的负面影响,一旦他们决定救援,直升机飞过去,加拿大的媒体都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
“如果幼崽在他们手里死了,新闻标题会是什么?”
““加拿大官方救援不力,全球直播下北极熊幼崽惨死’,这对他们的国家形象和旅游业,都将是巨大的公关灾难。”
“所以,让它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自然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零风险、零成本、甚至在报告里都无需提及的选择。”
马克继续道:“还有更恶心的,他们对我们节目组充满了戒心,那个官员几乎是在暗示我,这是不是我们为了收视率策划的剧本。”
“在他眼里,我们是一个唯利是图、不可控的美国媒体。担心这是我们挖好的坑,等着他们跳进去,最后陷入被动的舆论漩涡。”
“所以,他们选择用最保守、最官僚的方式来处理一就是什么都不做。”
林予安听完,彻底沉默了,原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抉择,没想到这背后却是一张由政治、媒体、国际关系和官僚主义织成的冰冷大网。
而那只小熊,就是这张网中最无辜,最脆弱的牺牲品。
“所以,”林予安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就因为他们那套肮脏的政治算计和懦夫般的胆小怕事,它就必须得死?”
电话那头传来马克长长的、沉重的叹息,这一次,是纯粹的属于一个普通人的叹息。
他沉默了足足十几秒,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当他再次开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