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四合院:五二开局的漫漫人生路> 第171章 金乌正式开始研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金乌正式开始研发(1 / 6)

钱伟教授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金乌”工程总指挥一一石毅。军人的刚毅写在脸上,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却闪烁着超越其年龄和身份,对前沿科技的深刻理解甚至是…某种难以言喻的笃定。“石旅长,客套话就不必说了。”

钱伟松开手,语气急切而真诚,“来的路上,我反复思考了您通过保密渠道传递过来的那些基础公式和磁场位形构想…精妙,甚至是颠覆性的。

很多思路我闻所未闻,但数学上却严丝合缝,直指约束稳定性的核心难题。我迫切想知道更详细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湍流抑制和边界局域模控制的设想…”

石毅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顶尖学者,一眼就抓住了聚变研究中最棘手问题的关键。

他抬手示意:“钱教授,您的心情我理解。但在这里,安全第一。请先这边进行身份复核和保密条例签署。”

他引着钱伟走到指挥部内侧的一个隔间,钱伟在保密专员监督下,签署了厚厚一摞终身保密协议。完成后,石毅才将那份绝密的“金乌”工程第一阶段技术路线图副本,郑重地交到钱伟手中。“这是工程的顶层设计和现阶段目标,里面包含了您刚才所关心问题的部分理论框架和工程实现思路。但更深入的细节,还要正式开始才行。您先熟悉一下,半小时后,我们有一个关于超导磁体和等离子体启动的核心技术讨论会,咱们先聊一下”

钱教授如获至宝,几乎立刻就沉浸了进去,手指无意识地推着眼镜,嘴唇微动,默念着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参数,时不时发出低声的惊叹或陷入沉思。他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完全忘记了周遭的环境。石毅没有打扰他,转身继续处理雪片般飞来的文件和请示。指挥部的电话铃声、加密电报的滴答声、参谋人员压低声音的汇报声交织在一起,与窗外远处工地传来的隐约轰鸣形成一曲紧张而忙碌的交响乐。半小时后,临时改建的绝密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尽管贴着禁烟标识,但几位被紧急召来的老专家还是忍不住点上了烟,试图用尼古丁来压制内心的震撼和焦虑。

参加会议的除了石毅和刚刚初步消化了部分信息、眼神发亮的钱伟,还有另外几位核心人物:吴教授,材料学泰斗,此刻眼睛死死盯着面前摊开的“第一壁材料性能要求”图表,手指在上面无意识地敲击着,旁边放着一份几乎没动过的饭菜。

赵工程,一位参与过多个重大国防基建项目,经验极其丰富的资深工程师,负责“金乌”装置的实体建造和总装。

他面前铺着“金乌”地基施工图和初步装置结构图,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不断用计算尺敲打着图纸上几个应力集中的关键部位。

陈工也在场,负责协调和记录。

石毅站在主位,背后的黑板上已经写满了复杂的符号和公式。会议直接进入了最核心的议题。“同志们,“金乌’计划已经启动,时间不等人。”

石毅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我们现在面临几个首要技术瓶颈。第一个,超导磁体。这是约束“太阳’的笼子能否成型的关键。老赵,你先说施工面临的极限挑战。”

赵工程狠狠吸了一口烟,吐出的烟雾让他的眼睛微微眯起:“旅长,各位专家。最大的问题是尺寸、精度和低温环境的协同保障。”

他拿起教鞭,点着结构图上的巨型环形真空室和环绕它的D形超导线圈。

“按照设计,整个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部件,直径超过二十米。这已经不是实验室设备,而是巨型工程机械。我们要在深达数十米的地下洞库中,将它像搭积木一样,但又是毫米级精度地组装起来。”“每一个线圈,重达上百吨,需要用特殊工装吊装、定位。而它们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力是天文数字,支撑结构必须能承受住运行时巨大的电磁应力,同时还要保证在液氦温度下(接近绝对零度)不发生形变或脆裂。”

“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