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坚定,“恰好不缺这份底气。”王时身体前倾,仿佛要将自己的诚意与决心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他抛出核心筹码:“广府开发区知识城的两块核心住宅用地,万科愿与黄埔地产联合开发,五五出资,利润五五开,条件只有一个:物业必须由万科物业接管。”万科物业,那可是万科的金字招牌,更是绑定长期收益的核心资产。王时希望通过这个条件,与黄埔系达成紧密的合作,共同抵御外界的威胁。
然而,王辉却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地,一起开发,利润五五开,物业,必须由黄埔物业运营。”他无视王时瞬间蹙紧的眉头,继续加码,“作为回报,黄埔系不仅会在所有股东大会上支持万科的管理层,天河与白云两支基金持有的万科股票,未来三年内只增持,不减持。”这意味着王辉主动锁定了流动性,将自身利益与万科管理层深度捆绑,传递出远超财务投资的战略挺立姿态。
空气仿佛凝固了数秒,会客厅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王时凝视着窗外,广府开发区鳞次栉比的产业园区与穿梭不息的车流映入眼帘。这片他亲眼见证从“蕉林滩涂”崛起的“湾顶明珠”,未来价值不可限量。与黄埔系结盟,不仅能抵御宝能系、国邦系等诸多“野蛮人”,更能借其珠江系资本深耕大湾区的地缘优势。
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在万科集团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保证自己的地位。他不想提前退休,而华润这个盟友暗地里在万科集团里搞去王时化,虽然他心里不舒服,但终究他还是要退休的,只是不想被剔出万科集团。他私下投资的公司也需要万科集团来输送利益,被剔除万科集团的话,那他自己的私人利益链也就断了。他需要确保自己未来真退休后,接班他的人是他的嫡系人马,而不是华润指定的人。他最终举杯,那茶盏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他说道:“成交!但我要你一句准话:黄埔系,永不背刺万科管理层。”
“以深市湾的未来为证,黄埔系永远不背刺王时!”王辉说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王时是万科管理层,但万科管理层可不是王时!”
“我支持王时你,但我不一定支持万科管理层!”这一番话,让会客厅内的气氛又变得微妙起来。其实万科去王时化已经开始。早年王时为了公司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大量投资。这一决策虽然推动了万科的迅速扩张,但也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即自身股权被大幅稀释,最后甚至被稀释到了1%以下。尽管当时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一直支持王时,使得他能勉强保住公司的控制权,但这已经为后来的危机埋下隐患。2015年,王时决定申请参股凤凰卫视,但被万科集团拒绝,引发了二者之间的股权纠纷。2016年,万科集团发行限制性股票,并不允许王时参与认购,这些事件导致王时在万科集团的权力受到削弱。未来宝能系入局,横大集团、国邦系也参与其中,一场激烈的股权争夺战就此展开。
在2015 - 2016年期间,宝能系的姚振华抓住万科股权分散的时机,犹如一位高明的棋手,精心布局。他运用短债长投的方式,撬动浙商银行132亿资金,最终以500亿资金收购万科25.0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这一举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万科集团内部和资本市场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2016年万科临时股东大会上,宝能系联合华润等股东指控王时“长期不务正业”,要求罢免其董事长职务。王时面对山口野蛮人宝能系,以及华润的背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于是他引入深市地铁重组方案,试图挽救局面,然而华润坚决反对重组,于是重组方案失败。接着各方势力私下勾兑,最终深市地铁高价买下横大集团、华润集团手上的万科集团股票,王时沦为了输家,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就罢免了王时。大股东转了一圈,也只是从华润换成了深市地铁,宝能系虽然没有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