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易心中一震。
他虽未修净土宗佛法,但也知这佛号乃阿弥陀佛本愿之力所化,一旦诵出,可借极乐愿力护身!果然,那金色佛光一落,五行掌力竟微微一滞,五方小世界亦随之震荡!
大势至菩萨借此佛光之力,强行稳住法相真身,虽仍被困于五行掌下,但已不再节节败退!吕易大喝一声,声音震荡忘川:
“大势至,此番斗法,却是本君技高一筹!只要你率领佛兵退去,并且承诺佛门不再踏足忘川河,本君便放你离去,如何?”
大势至身为西方佛门至高菩萨,圣人亲传弟子,此番前来忘川河,名义上是助天庭肃清冥界阴煞,稳定幽冥秩序,并未触犯天庭律法。
若吕易将他强行镇压于忘川河底,不仅会彻底得罪西方佛门,更可能被佛门借题发挥,上告灵霄宝殿,要求一个说法!
届时,玉帝也不好偏袒维护。
所以吕易并未继续全力出手,而是提出条件:退兵、不再踏足忘川河。
他要的,不是与佛门彻底翻脸,而是将忘川河牢牢抓在天庭手里。
大势至菩萨端坐忘川河底,以阿弥陀佛本愿之力对抗五行巨掌。
然而,他心中清楚,若要彻底挣脱此掌,唯有拼着自爆菩提金身,才有一线生机。
可这菩提金身,是他历经上百元会苦修,方得凝练而成,一旦毁去,不仅修为大损,更需耗费无量岁月重修,为一场斗法付出如此代价,实在不值。
这位菩萨沉默片刻,终是缓缓开口:
“既然帝君无视佛门好意,一意孤行,此番小僧便退兵罢了,也承诺佛门暂不踏足忘川河。”吕易见状,心中微松。
他知大势至已退让一步,便不再咄咄逼人。
遮天蔽日的手掌缓缓收回,金木水火土五气缓缓归元,五方小世界也随之消融。
大势至菩萨自忘川河底缓缓升起,佛光虽黯淡,法相虽残破,却依旧端庄肃穆,未失其菩萨威仪。他望了吕易一眼,目光复杂,却未再多言。
紧接着便率领佛兵,缓缓退去,身影渐渐消失于冥雾之中。
望着那庞大如山岳般的佛门战舰缓缓驶离忘川河,吕易虽眼热,却也只能放任其离去。
那战舰,乃佛门秘制之宝,通体以菩提枝、金舍利、金刚杵炼成,内藏万千佛兵,可横渡冥河,亦可作佛门据点,非是一般法宝可比。
且此战已胜,若再强行出手,将佛门战舰留下,便是彻底撕破脸面,与佛门决裂。
他虽不惧佛门,却也知行事需有分寸,此战目的已达,佛门已退,再起波澜,便非他所愿。至于此战中彻底暴露了菩提化身一事,吕易也并不在意。
如今的三界并非昔日洪荒,六大圣人俱镇守混沌四方。
他身为天庭四品帝君,受天庭庇佑。
又是人教护法天龙,和玄都大法师也说得上话;
更兼女娲娘娘记名弟子的身份,虽非亲传,却也有圣人余荫。
有此三重身份,行事已无需顾手顾脚,畏惧这畏惧那。
自与大势至菩萨一战后,吕易便继续巡视忘川河。
忘川河广阔无垠,冥雾弥漫,阴气森森。
河中常有远古大能尸骸所化之魔物出没,或为怨灵,或为尸妖,凶狠异常,寻常鬼兵难以镇压。然吕易自以鬼书收服尸蛇之后,战力大增,诸多魔物皆被尸蛇击败,而后被鬼书所摄,化作己用,省却了许多争斗,也使得巡视之路顺畅许多。
不知行驶了多少时日,穿越了多少冥域。
这一日,前方冥雾渐开,隐隐现出一座巨大石桥,横亘整条忘川河之上,桥身斑驳,似经万劫而不毁。吕易见状,心中明了,此便是传说中的奈何桥了。
凡人死后,魂归地府,须走黄泉路,过奈何桥,饮孟婆汤,方可忘却前世,轮回转世。
当下整肃衣袍,飞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