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水系众多,纵横交织,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素日里一直水汽氤氲,云蒸霞蔚,终年烟雨朦胧。
吕易执掌司雨神职一百余载,从未见过如此反常景象。
更何况他手中还有出自雷部的《九江风雨图》,上面明明昭示着未来一年都该是风调雨顺。另一边,彭江上空,雨师法相也遇到了麻烦。
两名推云童子挥袖祭出千百道云篆符篆。
符篆迎风而涨,化作漫天铅云翻滚,顷刻间遮蔽了半边天穹。
风伯见状,当即掐诀引动罡风,助长云势。
可云层刚一成形,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殆尽。
不过盏茶功夫,方才还密布的乌云竟消散一空,重现万里晴空。
两位推云童子相视一眼,面色凝重,于是同时掐诀念咒。
左侧青鸾童子手托玄雾青玉葫,通体碧透如玉,表面云纹流转。
他拔开琥珀色的塞子,顿时一股股银白雾气如游龙般自壶口喷涌而出,在天地间盘旋升腾。右侧白鹤童子高举九霄引云幡,蚕丝织就的幡面薄如蝉翼,其上绣着的九霄云图随风舒卷。两件法器交相辉映,方圆千里顿时云雾翻涌,天地间一片苍茫。
然而好景不长,那云气才持续了半刻钟,便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渐渐稀薄。
最终只化作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滴打在龟裂的地面,连表层泥土都没能完全打湿,更遑论达到降雨的标准。
“这……”
两位云童见云雾渐散,雨势微弱,顿时慌了手脚。
他们也算是雷部老人了,下界布云不知多少年,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吕易的雨师法相亦知情形生变,然降雨之事容不得丝毫差池,若雨点数目有误,便会触犯天条。后世的泾河龙王正是因私自克扣雨点数,才招致登上剐龙台的结局。
纵使现在事出有因,并非故意为之,但若因此导致下界百姓渴毙,禾苗干枯,仍难逃天规问责。一念至此,吕易动用全身法力,他双手掐诀,周身泛起幽蓝神光,身后渐渐凝现出一道巍峨虚影,正是远古雨之祖巫玄冥。
那法相虚影高逾千丈,通体呈玄墨之色,周身缠绕着先天水精之气,无数道水脉在其背后流转不息,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洪荒气息。
大巫雨师本就是雨之祖巫玄冥一脉。
当年安邑之战时,其战力在十二大巫中仅次于刑天、风伯等顶尖大巫,因此成为人皇桀的重点打击对象。
人皇桀手持轩辕圣剑,一剑斩落雨师半个身躯,若非大巫之躯不死不灭、肉身通玄,恐怕当场就要陨落吕易那时收集了不少雨师遗落的精血,由于巫族神通多以血脉传承,这百年来他通过参悟这些精血,掌握了不少巫族秘术。
随着玄冥法相显现,天地间的水元之力疯狂汇聚。
只见法相虚影抬手一指,方圆千里顿时乌云压顶,厚重的雨云如墨染般迅速蔓延。
转眼间,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在天地间织就一道密不透风的水幕。
那雨势之猛,竟似天河倒悬,转眼间便将干涸的大地浸润透彻。
吕易全力催动玄冥虚影,双目中神光湛湛,直到确认雨量已达天规所定之数,时辰亦分毫不差,这才缓缓收诀,玄冥法相虚影随之消散。
而他本身已是面色苍白,周身神力几乎耗尽,甚至于连法相本身都隐隐有崩溃的迹象。
已经返回神邸的吕易本尊亦洞悉了相关情况。
雨师法相的实力他是知晓的,以一滴大巫精血配合香火精粹铸造而成,比之天河普渡金身还要强上一线此番为行云布雨不惜动用巫族秘法,凝聚出玄冥祖巫虚影加持。
即便如此竭力施为,最终也仅降下三尺五寸甘霖,方才勉强达成降雨之数,未曾延误天时农事,渴死百姓。
“看来九江境内出现了旱魅,乃至犯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