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往事(2 / 3)

晏姐儿,也算是她这个当姑姑的留给侄女的一点心意了。

正说着话,青萝已经带着董长庆进屋了。

他俯身行了礼,刚起身就听上首的侧福晋问道:“后日初一,按例我该跟着福晋进宫给德妃娘娘请安,只是我人生地不熟唯恐犯了娘娘忌讳,你在宫中当过差,不如说说永和宫里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规矩?”

董长庆是十三岁净身进的宫,今年二十三,算起来在宫中熬了恰好十年。

他早年间不过是个洒扫庭院的粗使太监,后来兜兜转转,竟得了机缘进承乾宫伺侯佟佳贵妃,也就是孝懿皇后的妹妹。

承乾宫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时候出了桩祸事,他们这些当值的太监险些丢了性命,幸得主子开恩求情才捡回条命来,只是被发回内务府做了四年杂活。再后来就是前段日子,他从内务府的太监那边知晓雍亲王府要添人,私下里特地使了些银钱,这才被分派到了王府来。

说来也巧,因着雍亲王的缘故,佟佳贵妃一直对永和宫那边一直颇有微词,董长庆侍奉她的时候也曾听她提到过两三句。

德妃娘娘厌恶孝懿皇后,连带着厌恶那些满腹诗书、弱柳扶风的姑娘,尤其见不得汉军旗出身的。

当年孝懿皇后在世时最爱素净打扮,如今永和宫里连个穿浅色衣裳的宫女都见不着,但凡见着素色,德妃娘娘的脸色立时就要沉下来。

佟佳贵妃对此倒是不屑一顾,她如今是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万岁爷看重家世,任凭底下人怎么样也闹不到她眼前来,永和宫里那点事对她来说就更是像闹剧一样了。

自先帝爷开始宫中皇子便都是易母而养,大阿哥和三阿哥小的时候都是直接被送出宫的,四阿哥若不是得了她姐姐抚养,哪来今日被万岁爷看重?

乌雅氏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对着长子又打又拉的,非得要他忘了她姐姐才好。

可她也不想想,若四阿哥今日真将她姐姐这个养母的好忘个干净,万岁爷那里会怎么想?

这样的性子未免太过冷情了,他定然是不喜的,若因此得了厌弃,有小儿子傍身的德妃谁知道还会不会去管自己这个大儿子。

董长庆收回思绪,捡着几句能说出口的告诉了年元容。

年元容一时间有些犯愁,她这副样子真是完完全全按照德妃不喜欢的模样刻出来的,除了衣裳的颜色可以变动外,不管是汉军旗,还是身体不好,都不是一日就能改过来的。

青萝眼睛骨碌一转,鼓起勇气道:“要不让小厨房这两日做的饭菜多一些,主子您多用些养养气血?奴婢记得苏公公前几日还送来了野山参,今日便让徐公公给您炖个鸡汤喝?”

她话语连珠似的噼里啪啦讲了一堆,年元容哭笑不得:“你这不是胡闹吗?若是一两日便能把人养起来,我在家中呆了那么些年怎么没见得好?莫非是家里缺我吃,缺我穿了不成?”

青萝也是病急乱投医,闻言讪讪地笑笑。

董长庆倒是若有所思,他在心中打了一遍腹稿,随后委婉道:“听闻德妃娘娘平日里最爱礼佛,永和宫内还设了小佛堂。”

宫中女子大多都爱礼佛,但你若说她们有多么诚心供奉佛祖那也不一定,只不过用礼佛作为表象,可好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副贤良淑德、与世无争的样子。

德妃便是其中翘楚,她是宫中出了名的信佛之人,平日里无事便端坐在佛堂里抄经,不管是真信还是假信,总而言之名头算是打出来了。

信佛啊……年元容思考了一下,转头对紫藤道:“我记得娘给我的嫁妆里面塞了一串蜜蜡珠子是不是?”

紫藤想了想,点点头:“听说是一位西域的高僧赠给夫人的,那蜜蜡珠子颗颗都有百年以上,主子是想投其所好,把那手串赠给德妃娘娘?”

“我不信这种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既然如此还不如拿出来做个顺水人情。”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