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现在种的粮食,不用分一半给地主!
“也好。”聆儿关上柴房的门,“等德仙再长几岁,便能抵得上一个大人了,能帮不少忙。”
“只是地主家的田不卖,只租。”姜云说道:“聆儿,你也打听下,看谁家有田要卖。”
“好,改日我问问娘亲。”聆儿点头。
“进屋吧,还有一百个字要认。”
脱佃后。
姜云没有农活忙。
每日白天教聆儿和姜德仙、姜德玥识字。
晚上依旧是雷打不动的去山上修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天。
四天后。
姜云退田退租的事情,邻里邻居都知道了。
邻居们纷纷登门道喜。
看似道喜。
实则话里话外。
都在拐弯抹角的询问姜云是不是另有财路。
“我在城里有些生意。”
“城中有间茶楼,说书人说的书,便是我所作。”
这些事情姜云没必要瞒着。
直接告诉邻居。
省得这些人天天登门。
“作书,你还有这本事?”
邻居们惊讶的不行。
大家都是佃户。
从小到大都没念过书。
怎地姜云就会作书了呢?
难道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姜云笑而不语。
直接送客。
该说的都说了。
别太刨根问底。
否则对谁都不好。
“夫君,你真会作书?”
聆儿也很惊讶。
待到邻居走后,她忍不住询问起来。
“自然。”
姜云望着聆儿崇拜的眼神,很是受用的点头。
“作的什么书,和我说说呗?”聆儿笑吟吟道:“难怪你每月进城一次,原来是去做生意。”
“哈哈,改日说给你听。”
姜云老脸一红。
什么作书,那都是抄的罢了!
“咦?”聆儿忽然望向门外,“又是这个人。”
“什么人?”
姜云扭头。
顺着聆儿目光。
在门外看到一个陌生人路过。
此人穿着粗布麻衣。
像是青山村的农民。
可是他却步伐稳健。
脸上也没有常年下地干活的痕迹。
姜云眉头一皱。
很可疑。
这人路过他家的时候。
有意无意的在观察他家的情况。
“这人我也不认识。”聆儿猜测道:“我记得前天他好像来过一次,许是谁家的亲戚吧。”
“你说他前天也路过咱家?”
姜云更加觉得可疑了。
“嗯,前天你在教德仙和德玥识字,我便见过此人。”
聆儿看着姜云,只见姜云神色凝重。
她问道:“怎么了,夫君,难道咱家被贼人盯上了?”
聆儿的怀疑不无道理。
家里刚脱佃,还藏有四两金子。
很大可能是被贼人惦记上了。
“应该不是,金锭的事情没人知道,无需担心。”
姜云摇摇头。
心里却是已经有了猜测。
他猜测这个人,应该是地主家派来的。
此前姜云还很疑惑。
方礼弘怎会那么爽快的答应归还田契。
原来是想知道姜云的财路。
事实上。
姜云的猜测很对。
地主让赵枭派人监视姜云,想要知道姜云每天都在干什么。
可这些天,姜云都在家里。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监视姜云的人,只好假装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