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制定国策
虽然这些人都是精锐之师,但相对于袁绍等诸侯来说还是少了些,更何况赵国疆域辽阔,可能会面临多线作战,机动兵力太少是不行的。
而如今,吕布正在整合这些新获得土地上的人口和资源,即便是要争霸中原,也应该先把这些土地消化成为自己的力量。
“公达,你的意见呢?你觉得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出兵?”吕布又对荀攸问道。
“陛下想要趁刘虞、公孙瓒不和夺取幽州可以理解。但如果不能得到河北,而只是拥有幽州的话,那么幽州只会成为朝廷的负担。”荀攸说道。“幽州、冀州是连成一片的平原,相互无险可守。陛下的武举府兵制与科举制,都动了豪强世家的利益,使得陛下被大多数关东士人所敌对。陛下所寻求的,并不是简单的依靠妥协招降中原,而是每到一片区域就要在这片区域实行改革。
如果打下一块地方,而这片区域周围仍然有强敌骚扰,就势必会导致本地尚未被驯服的士族门阀,联合外敌里应外合,让打下的土地前功尽弃。
特别是袁绍在士人中很有威望,如果不先消灭他,周边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不管打下周边的哪片土地,当地豪强势必要联合袁绍颠覆陛下的统治。
之前陛下打下的土地时,每次都引发了不少内乱,只是因为周围并没有强大的外敌入侵,所以这些内乱都被平定了。但要征服关东地区,就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臣以为,应当先消灭袁绍,然后在袁绍的土地上屯驻大军,将冀州之地进行彻底的整顿与改革,让豪强士族彻底被驯服,再向周边扩展。”
“嗯,消灭袁绍,周围的势力就不会捣乱吗?”
“并非没有可能,但他们能做的一定不如袁绍。周围数得上的势力,要么是刘虞、公孙瓒的幽州势力,要么是曹操的兖州势力。
曹操固然有雄才大略,但他处于四战之地,与袁术、陶谦为敌,只要陛下能资助他们的敌人,那么曹操必然无力在北边做太多的文章。
而在幽州,刘虞虽然有名望,但公孙瓒之前劫掠百姓,擅行杀戮,对豪强也同样不放过。幽州的士人都反对他,不愿与他合作,更何况是冀州的士族了。
相反,幽州牧刘虞因为其名声,虽然他本人不善于军事,但关东士人和关外的乌桓人都亲近于他。如果他不服陛下,则豪强会以他为旗帜,寻求对陛下的反叛。”
荀攸的一番分析,也点明了赵国之后的发展策略。
即先将袁绍消灭,对袁绍所占据的冀州与部分青州之地来一场彻底的改革,彻底挫败那些袁绍背后那些反对吕布的士族门阀的锐气。然后依靠黄河,阻挡中原的敌人,依靠屯驻的大军,让其他较弱小的河北诸侯也不能阻止吕布在冀州推行的改革。
而要实行荀攸的策略,必然就需要和袁绍打决战的实力。袁绍此时光是冀州就有五百五十万人口,如果算上他最近从公孙瓒手中夺下的青州地区,则更多。
吕布最近通过攻占河内郡,以及迁移陈留郡的人口,加上打下巴州,在直辖地区的人口达到了九百来万,在国力上已经明显超过了袁绍。但这份国力要转化为灭国的实力,即在干掉袁绍后还要有充足的兵力在当地驻守,这需要的自然是举国之力的一战。
为此,自然不可能随便派个三五万兵马就想着直接吃掉这片区域。
“博远,以我们的国力,招到二十万人,应该不算是穷兵赎武吧?”
“以赵国如今的国力,以及武举府兵制的制度,在关中屯驻这些兵马倒不难,关中及周围,也有足够多的官田可以设置为府兵田。
但如果要支持这种规模的军队打一场大决战,需要准备的物资不少。
军备、战马、以及在前沿的太原、河东、洛阳屯驻粮草,而又要维持半年以上的战争时间的,我估计准备四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