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顺着岔路前行,山道渐趋平坦,沿着一条石砌小径,走了约莫一盏茶工夫,才见前方开阔地势上,一片灰瓦低墙圈出的药圃赫然在目。
药圃设于山腰之侧,地势略低,南北通风,四面设篱笆,东边是一条引山泉灌溉的沟渠。
圃内分成数块规整地畦,种植着不同种类的药苗,或碧绿如带,或灰白如蓑,偶有草木花开,带着淡淡的清香。
圃门外设有木牌,写着“典药局外圃”,门口正有一人蹲着理篱笆,年约三十,肤色黝黑,听得脚步声起,抬眼扫来。
“新来的?”那人停下手头活计,直起身,语气不算热络,却也不带敌意。
林秋拱手:“外门弟子,林秋。初至药局,来圃中看看。”
那人略一点头,自报家门:“我是这片药圃的照料人。管不了你什么,但你若乱摘、踩错,出了事,得你自己担。”
他话语粗重,眼神却不浮躁,似是那种在山中待久了的人。
林秋点点头,道:“只来走一圈,不动一草。”
那人这才收了点力,侧身让开道:“进去罢,别走中路,药苗脆嫩。”
林秋脚步轻缓,顺着边畦绕行。
圃中还有三四人,在灌水、锄草、记录苗名,个个沉默寡言,眼风扫过他,也只是点头示意,并无闲话。
他看着地畦中排列整齐的药苗,顺着边畦缓步而行,一株叶色浓绿、根茎微赤的草株引起了他的注意。
林秋低头细看,一行小字便自动浮现出:
【赤须莲|性温入肺|主咳逆痰涎|根茎可煎,叶则忌热】
再走几步,是一丛叶面带粉、边缘微卷的浅紫色草苗,他目光一凝,缓缓蹲下,指尖拂过叶脉。
【技能“识性”熟练度+1】
脑中提示浮现,他却未有分神,继续前行,视线所至,不断有文字浮现于心中。
《山经采本录》与林父遗留下的旧方,在脑中一一呼应,彼此交错,竟有种越读越熟、越看越明的感受。
【技能“识性”熟练度+1】
【技能“识性”熟练度+1】
数个提示接连浮现,林秋心中却无半分意外。
经过摸索,他已察觉,【识性】一技的成长,正依赖于他对草药的分辨与认知。
此番踏入药圃,便是为了借此之便,积累熟练。
【采药人】的职业经验,则未见增长。
此地药圃有禁,苗药皆为观中种植、养护所用,不容弟子随意采摘,此事只能日后山中采药时再做打算。
至于【驱瘴】,也不见反应。
这药圃布种有序、除虫有法,泉润风清,既无瘴气毒虫之患,那技能自然无法触发。
良久,林秋见时候不早,起身离开,才走到药圃出口,那照料人便看了他一眼,随口问道:
“怎的?有哪株药草看上了?”
林秋一怔:“看上?”
对方呵呵一笑,指了指药圃靠西的一处边畦:“那一列是可供换取的。若有需,报了名目,回头到观里掏银子,自有执事记账、放苗。”
林秋略感诧异,默了默,忽而想起,自己入观时交的那十两银,已经是寻常百姓一年的赋税了。
再一想,道中弟子来来去去,外门入得快、出得也快,可每一位都是交足了银资的。
如此田亩之利,又收得山中之权、养得人手、占得地利,这清微观……其利其势,不容小觑。
“若是将来在观中扎稳了脚跟,或许能把娘接过来。”
他收敛心思,朝照料人拱了拱手,转身离开,途中心想“道观如此宝地,自是极为安全”,心头浮起一丝念想。
规矩他早听说过,弟子入山,便是清修,外眷不得擅入,哪怕是亲生骨肉,也只能在山下守望。
可若哪日能得内门之名,有了清云观主的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