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逊色于那灰面虎蛇。
只是方才情势危急,樵夫命悬一线,哪顾得上留活口。
即便如此,蛇死后也不该浪费,蛇肉可为药引,也可作食补,总能派得上用场。
林秋背篓一背,提着柴刀,脚步沉稳,折回先前所在的小溪边。
“还有些时辰,顺便把陷阱给设了。”
溪水淙淙流过卵石之间,岸边野草齐腰,乱藤横生,正是伏蛇设陷的好所在。
他环顾四周,选了一处溪边低洼地带,水汽浓重,草木茂密,尤适蛇类出没。
脚步未停,翻身蹲下,手指抚地而动。
脑中【伏蛇术】的技艺清晰浮现——藤缠为扣,篾制为笼,草覆为障,机关简巧,杀机暗藏。
他先从溪岸砍下几根嫩竹,剖成篾条,再割下几截干韧的野藤,用牙咬齿磨,拧成绞绳,结实柔韧。
随后翻过几块石头,挑选适合作压扣机关的骨片和断枝,以藤条串连竹篾制成张口网扣,形如倒“弓”之状,一触即发。
“这陷阱设下,蛇一入内便难脱身。”林秋暗自思量,双手不停。
他又取些枯草枯叶,细细铺盖其上,拂过设点周围的痕迹,将脚印草茎轻轻拨正,细致如匠。
草上再撒些碎竹屑、断皮草绳,作为“障眼物”,以迷惑人目兽眼。
设完一处陷,他未急着离开,又顺着溪边转了两个弯,在草深处设下第二道机关:
这一处以三股藤绞结布索,藏于水旁石缝,陷点正对蛇道水痕,一旦有蛇类游过岸边,将触动竹环倒扣,迅速绞缚七寸。
林秋设好陷阱,满意地拍了拍手,低声道:“此法困蛇不伤蛇,待我回捕再取,不折分毫。”
这是老捕蛇人传下的道道:“杀蛇易,伏蛇难;设陷要稳,取蛇要活。”
只因活蛇尚有精气,胆汁毒囊皆鲜活,成色最佳,入药或作引子,往往能卖出双倍价钱。
若是死蛇,胆液散失、毒囊干枯,效用减半,难入药铺之眼。
夕阳将尽,林间微凉,林秋将所剩草藤收好,退至林荫背光之地。
回望所设机关,又细看一眼风向与湿度,确认一切就绪。
“今晚若不遇人,或许明日就有收获。”他轻声自语,提起背篓,向着山下缓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