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现在文字来往都是“秘书”林黛玉负责,指挥同知、或者说类似于参谋长是探春和史湘云,粮饷则由丰字号的的掌柜伙计代管。
当然,以上只是“负责人”,实际上他们也有手下,比如林黛玉如果忙不过来,肯定会找其他姐妹帮忙,探春和史湘云偶尔隔着屏风与下面的人商议。
就连丰字号,其实也不是真正把持显威营的粮饷补给,而是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生意”,听招呼该送的送、该拿银子的也不会客气,就和买卖一样。
额. ...市场化保障?
差不多就那意思。
从上到下的权力,都被林锐牢牢掌握。
所以,现在京城皆知,显威营虽然依旧挂在总兵郑恒名下,其实早就被他掌握,不只是兵马,还有人事、财务等权力,否则他养兵是给谁养的?
人家一个调令,他这个当下属的听不听?
就连骑兵千户,如今也差不多成了摆设。
因为郑家眼见无用,干脆连这个也吃了。
不只是林锐如此,十二团营其他各营头都一样。
谁会把权力、尤其是人事和财务权力分出去?
“父亲手里有不少士子一”李纨继续说道。
“等等!”林锐严肃的打断她,“宫裁,既然是李掌院的意思,咱们不妨来个“先明后不争’,他知道这些职位的意思,怎么会觉得我能让出去?”
“父亲自然不会做这种事。”李纨急忙解释,“他知道你会不满,所以专门让我提醒一句,哪怕是岳武穆和岳家军,贴身幕僚仍为读书之人。”
林锐这才明白过来一一其他的话可以不听,岳家军的例子不能忽略,军队打仗肯定需要将领,管理却不能全靠刀枪,一支可靠的幕僚团非常必要。
当然,这不代表他就立刻放心。
“你刚才不是说,那些个文人士子都看不上军中吗?”他可没忘刚说完的事情,“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怎么可以如此呢?”
“此一时、彼一时。”李纨白他一眼,“大周初立、万象更新之时,天下各处有的是位置,大部分进士都轮不到外放,直接在朝堂上便可安置。
下面的县令甚至知府,许多都只有举人功名,连现在早已沦为空名的监生,那时候都能有官做,无非是品级上说事儿,但这样的好时候早已过去。
如今别说什么监生、举人,正经的科班进士,许多都是一辈子耗死在翰林院或者都察院,穷翰林、烂御史就是这意思,但凡是个实缺,有的是人想做。”
“是啊!”林锐点点头,“所以,我更不能说话。”
现在这些职位,都已经被武勋占了。
他如果答应放手,等于还给文官。
这特么可不是简单一句“叛徒”能形容。
那是纯纯的活腻歪了!
“父亲也没指望你能答应。”李纨轻轻舒口气,“他的意思是说,让你带几个人过去,不用提什么官职,对外只说是招募的幕僚便可。”
“然后让他们管事?”林锐这才明白意思。
实习锻炼嘛,不难理解。
“剩下的事情,自有人去和牛家谈。”李纨点点头。
林锐却意识到什么,心底猛的一沉。
“李掌院的意思是,把这批士子锻炼出来,今后看情况再安排吗?”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不错,一切都是按老规矩来,没什么毛病。”
他说的轻松,李纨却看出不满。
“安平,这有什么问题吗?”她的语气小心许多。
“李掌院在赌。”林锐认真的看着她,“就赌牛家扛不住文官的压力,答应放手早已掌握的职位和权力,我带的这批所谓“幕僚’,就是将来的抓手。
一旦完成,就等于文官方面正式获得了插手军务、或者直接说是掌握兵权的机会,今后军中的粮饷和人事两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