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4.93薛宝钗:哪有这般害人的?
当晚,林府,西跨中院。
林锐刚一到家,就被莺儿拉了过来,进院后才惊讶的发现,不只是薛家姐妹在场,同时在座的还有妙玉和邢岫烟,显然是因为需要商量的事情牵扯到双方的“分管”。
“怎么了这是?”他顾不上寒暄便问了出来。
“这是丰字号北地商队刚刚送来的东西。”妙玉没有绕圈子,直接将一叠材料塞到他手里,“我过来找两位妹妹,就是为了确认一下近期的生意能否和消息对得上。”
“交叉比对吗?”林锐点点头翻开材料。
但仅仅看了不到半刻钟,他就表情严肃的放下。
“那位小王爷的动作有些大。”妙玉认真说道,“我们前往晋省乃至北地的商队肯定不止一支,这次却大半回报,说是货品不够,希望增加数量,这不论如何都不正常。”
“代州、大同和朔州。”林锐不自觉的食指和无名指轻敲桌面,“或者说是晋北长城一带最著名的三个主城,买光了我们所有的货品不说,付钱还非常的痛快。”
“锐哥哥,其实不止这三处。”薛宝钗轻声提醒。
“我知道,但我考虑的不光是商务。”林锐轻轻舒口气,“现在谁都知道,义忠郡王去了晋省,而且铁了心要搞大事,那就必须尽可能靠近京城的同时避开定北军。”
“锐哥哥是怀疑,这三处其实已经失陷?”薛宝琴急忙问道。
“谈不上“失陷’,反正不论宫里那位还是这位小王爷,名字前面的姓氏都是“陈’,谁去坐大明宫那把椅子,对我们来说都不算错。”林锐含笑摇了摇头,“算失控吧!”
“锐哥哥怎么能这么说?”薛宝钗却严肃起来。
“傻妹妹,你怎么也跟着迂腐起来了?”林锐笑着将她横抱在身上,轻轻给她几下勾鼻,“没看到朝中百官不论文武,对这件事都在三缄其口,一句实在话不说么?
当今天下号为“大周’,国姓为“陈’,据说是八百年国运的东周和西周皇族直系后裔,正式说法应该称为“姬姓陈氏’,所以才决定取国号为“周’,算是继承先祖基业。”
“这话他们自己信吗?”妙玉面露不屑之色。
“所以,说法是说法,实际归实际。”看着女皇商难以置信的表情,林锐忍不住低头轻吻,“现在让我去见皇帝,我还是要忠心满满,但真到干事的时候,事情却要讨论。
比如,我如果真的忠心耿耿,不顾一切的把义忠郡王给干掉,你猜皇帝陛下会不会保我性命?还是会喊几句“反对骨肉相残’的口号,把我推出去咔嚓掉平账?”
薛宝钗沉默了。
“就是说,你到时候出兵的话,极有可能需要面对最少三地的卫所兵马阻拦。”眼见如此,妙玉没再继续深谈,转而说起军务,“根据我们现有的消息,麻烦恐怕不小。”
“料敌从宽。”林锐没觉得这话有什么毛病。
“多少人?”薛宝琴急忙问道。
“不少。”妙玉面露苦笑,“目前,三地都是大周在西北的军事重镇,光是就近或者被夹在中间的驻军,就包括七个卫所和多个守御千户所或者百户所之类军镇。
更麻烦的是,大同还是晋省提督所在地,我们没办法确定这位大人是不是投靠了义忠郡王,如果是的话,相当于最少晋北的所有兵马都不再为朝廷所有,而是变成了叛军。”
“名义数量不少于五万,实际应该有两万左右。”林锐放心了。
“锐哥哥,大同好像是一”薛宝钗却变了脸色。
“离定北军很近,没错。”林锐笑着点点头,“这反而比其他地方简单许多,因为北静王府绝无可能在初期加入战事,我知道四大异姓王都不怎么老实,但他们都不会当出头鸟。”
“收拾残局,或者心怀大事。”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