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4.89秦可卿:叔·郝 ...不用辛苦!
“捷报不能断。”李纨喃喃自语,“战事不能停?”
“养寇自重!”秦可卿一针见血。
“要是我打的太快,回来后恐怕没那么好说话了。”林锐毫不掩饰的点点头,“跟着当今陛下干,忠心要有,防备之心更要有,我可不希望哪天看到狗屁的“抄家’圣旨。”
“这话说的不错!”秦可卿面露满意之色。
“只是一”李纨却一脸犹豫,“能行吗?”
“那要看我手里的势力如何,好比现在的八公六家,陛下对他们的怨气早已不是一天两天,却直到现在都只能忍着,难道是因为君臣之情吗?”林锐笑着问道。
反面例子就是贾家,“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可是,要有多少兵马才够?”秦可卿轻声问道。
“理论上越多越好,实际上肯定有个上限。”林锐早有计划,“我已经让宝妹妹和琴妹妹安排好后勤,确保任何时候粮饷不断,一旦抵达晋省,我会在第一战结束后迅速扩军。
暂时先用“预备补充战损’的说法,扩大到六千左右可战精兵,开战后继续暗中招募,同时按照我刚才的策略,坚持在前线作战练兵,直到总数达到两万左右。”
“这些精兵你都能掌握?”秦可卿不太放心。
“打完这一仗,他们额头都会被刻上“林’字。”林锐自信一笑。
两女这才明白过来。
封建时代的军队基本都谈不上什么国家朝廷,而是从上到下的“兵为将有”制度,皇帝能指挥的只有朝堂上的将军,对军中真正的情况基本不了解,更别说控制。
开国皇帝可能有例外,但后任肯定没戏。
极个别的如明成祖朱棣,但真的很“个别”。
军队总的归属往往以最高统帅为核心,比如著名的“岳家军”,巅峰期总数超过十万人,这还没算外围服从岳飞调遣的各路义军,真正的核心其实只有万余而已。
但以上人马全都打着“岳”字印,天下公认,如果岳飞起兵争龙,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跟随,不论被迫还是主动都一样,因为就算他们当叛徒,下场也不会好哪去。
“这样真的行吗?”李纨依旧不放心。
“行不行都得上,因为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林锐早有准备,“陛下这次跳过朝堂上各大老牌武勋,直接点到我的名字,可以理解为信任,但也等于把我架到了火上烤。
如果我不能趁着此次机会打破瓶颈、站到更高的位置上,一旦战事结束之后,我就再也不可能向上一步,这还不算最大的问题,你们都明白,我得罪的人其实很多。”
比如原本的武库清吏司受益人员。
比如现在刚刚“停战”的吴家乃至文官。
相比之下,王家连点儿名号都排不上。
“叔叔刚才还说,要和牛家谈谈?”秦可卿一愣。
“现在肯定没问题,我毕竟刚受了陛下的“看重’。”林锐不由露出讽刺的笑容,“武勋再怎么说,该懂的道理都懂,至少我在出发前,一切合理的要求都能畅通无阻。”
“一旦出兵之后一”李纨的语气沉重起来。
“能用的手段就多了,比如粮草一时间供应不上,比如弹药实在拿不出来,比如增援怎么都上不去等等。”林锐说的严重,却并未太当回事,“所以我才提前安排好自家。
正所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谁有都不如自己有,不能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力量’,关键时刻往往就会坑一把,我只能先把最好的条件拿下来,然后再说后续。”
“至少现在还算“兄弟’。”秦可卿缓缓点头。
“今后还是不是,那就要看我回来时到底怎么样。”林锐轻轻舒口气,张开双臂倚在长榻上,“好比当年的岳武穆,出兵北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