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帮帮。”刚下楼的薛宝琴笑道。
“她?”林锐稍微一愣就反应过来,这话应该没毛病。
薛宝钗称得上是古典闺秀的样板式人物,但这不代表她真的完全循规蹈矩、死板教条,比如在《西厢记》问题上,她只听一句诗文就猜出来历,必然也是偷偷看过的。
推而广之,懂一些更“高档”的东西很正常。
“宝姐姐自小就跟随大伯,打理家中产业。”果然,薛宝琴已经含笑解释起来,“平日无事的时候,小妹数次见她翻看一些衙门方面的东西,比如只发到县衙一级的《邸报》。”
“做生意也得明白朝廷大政方针。”林锐明白她的意思。
这话不只是封建时代,现代一样如此。
“看的多了,以宝姐姐的才智,想来写点不难。”薛宝琴轻声说道,“可惜她如今远在金陵,再是如何都不可能帮上京城的事情。”
两人说的轻松,都没注意到身边林黛玉脸上的不服气。
“锐哥哥,什么时候要?”她突然问道。
“不急,我得下月初上任,这月底之前送上去就行。”林锐没注意到小傲娇的心思,“现在开始算的话,怎么着也有个十天八天。”
“锐哥哥放心!”林黛玉立刻点头。
“既如此,不打扰你们玩闹,我先回去。”事情办完,林锐起身离开,“琴妹妹,京畿地区丰字号的事情,平时你看着安排,有什么不好办的地方再找我。”
“小妹明白!”薛宝琴甜甜一笑。
目送他离开后,姐妹俩自己打闹不提。
这边,林锐有些走神,主要是考虑上任后的事情,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肯定得烧起来,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要让下面的人看到。
其实好安排,只需把他的“抬枪”标准化量产即可,现在的大周军中火器众多,但大部分都是前明一直延续下来的,什么神火飞鸦、一窝蜂之类,早过时了。
相比之下,抬枪已经称得上“先进”,最主要是没啥技术含量且作用明显,能够在短时间内起效,让人看到成绩,这比搞什么“大项目”要好得多。
想到这里,他觉得应该列个计划出来,于是大步离开,全没注意在他进入正院穿堂时,后宅正房门口立着一道倩影,俏脸显出的表情非常复杂。
金陵,薛家,内宅。
薛宝钗一脸无奈的放下手中信纸,起身向客厅迎去。
“乖囡,今天怎么了?”薛太太一进门就挽住她,“我听莺儿说,你有很重要的事情商量,到底怎么了?你大哥不是在——”
“就是我大哥。”薛宝钗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出来,“自他离开金陵‘流放’后,我已经不止一次收到分部上报,说他一到地方就去柜上支银子,而且开口就是几百上千的要。”
“这有什么,不就是花点儿银子吗?”薛太太完全无所谓。
“妈妈,这不是银子的问题。”薛宝钗真的很头疼,“虽说冯家的案子好歹算过去了,他到底还顶着‘流放’的名头呢,幸好这种事情向来是民不告官不究。
话虽如此,到底还是要小心为上,咱们生意做的大,明里暗里不知道得罪多少人,要是真有谁铁了心撕咬,妈妈觉得知府大人会不会真把他流放到琼州去?”
“不会吧?”薛太太表情一僵,“他可是收了银子的——”
“我的妈妈,官字两张口,难不成咱们还有胆子和他撕破脸吗?”薛宝钗被气笑了,“再说了,人家愿意帮忙运作,看的是林家还有锐大哥的情分,可不是咱们的银子。”
“那你说怎么办?”薛太太急忙问道。
“不能在江南呆着了。”薛宝钗银牙轻咬,“你找份生意让哥哥去跑,成败赔赚都无所谓,总要做个样子,若不然,银子没了还能继续挣,万一知府大人生气,事情可就不好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