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红楼晋升之路> 第23章 1.23 林黛玉:多谢锐哥哥提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1.23 林黛玉:多谢锐哥哥提醒(2 / 3)

扬州知府不再多话,“还有那四百万两,一定要和扬州卫交接好,不要遗落哪怕是一个具名或者公文,这是我们保命的东西。”

“大人怀疑他们还敢——”师爷脸色发白。

“本府什么都没怀疑,只是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扬州知府立刻打断他,“再催一催上次抄掉何家的银子,问问为何至今仍然没有向京城起运,不能再耽搁了!”

“大人,林大人当初抄掉何家之后,报过来的可是将近三百万两啊,如今我们连同程家一起,两次所得全部运送,竟然只有四百多万两,怕是不好解释吧?”师爷担心的提醒。

“解释什么?银子最后都要送入京城,哪里轮得到我们解释?”扬州知府苦笑,“林大人只能逐级上报,公文到哪里恐怕难说。”

师爷:......

当晚,林府后花园,暖阁。

一男三女四人围坐着客厅的小几,看着桌上的三色套印票据。

“锐哥哥,这当真是......二百万两?”林黛玉傻傻的拿起一张反复打量,“一万两的银票,小妹别说见过,之前连想都没想过。”

听完这话,林锐忍不住笑了出来。

“准确点儿说,这不是银票,而是记名定额汇票。”看着妹子迷糊的样子,他急忙开口解释,“由晋商联合开办的钱庄印发,专门针对咱们这次的存银而来,不用于市面上的流通。

在开出来的同时,也把我的画像和长相特点发送出去,我们只需要带上这些入京,就可以到他们钱庄的京城总号兑换,但需要认票认人,且丢失不补,一次使用后立刻作废。”

银票的数额不小,但也远远达不到现代小说中动辄千两甚至万两的夸张地步,因为银子的购买力一直很强,太大是在糊弄人,基本都是一两、五两居多,十两算大额,百两及以上的非常少有。

红楼中,王夫人作为荣国府正经二房太太,月钱只有二十两。

真正大额的基本是汇票,不用于流通,一般仅作为定向用途。

“竟是如此?”雪雁傻傻拿起一张,小手却有些哆嗦。

“好了!”贾敏笑着拍在她手上,吓得她急忙放下,“安平,四海钱庄如此大方,想必不是为了白忙吧?这次要支付多少银子?”

“值百抽三。”林锐一句话就让三女齐齐色变。

“六万两?”哪怕是以贾敏的素养,此时也忍不住当场色变。

“因为数额巨大,钱庄那边已经让了一大步,通常他们都是按照值百抽五来收的。”这一点林锐没觉得有什么,“换作我们自己来做的话,如此一大笔别说运送,怕是连现银都难凑齐。”

“奴婢记得,朝廷也有银票吧?”不甘心花钱的雪雁急忙开口,“为何不用?横竖全天下都归朝廷管,难不成江南的银票,拿到京城就不能用?那不是省去要花的银子吗?”

“朝廷的银票?”林锐说着话已经笑出来。

“傻丫头,那些个废纸谁敢用?”贾敏苦笑着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弄的,如今的朝廷就算印发银票,也只能用作官府之间的结算,拿到市面上可没谁会认。”

这里面的问题,林锐倒是知道。

大周承明制,继承的东西非常多,包括在明朝直接废掉的纸币制度,因为真有人觉得,朝廷只要印出来都是钱,于是拼命印了一大堆,额度还一个比一个夸张。

结果如何自然不用多说,大周目前的朝廷同理。

“倒也不是完全不认,可惜最多只能折算到一两成。”他笑着补充道,“问题是,我们要是用现银换朝廷的银票,人家只会按照票面的额度,拿到京城再想花,最少得折损八成。”

雪雁:......

“这不是坑人吗?”丫鬟忍不住叫出来。

“所以,谁都不会用。”贾敏轻轻一叹,“玉儿,这是锐哥儿处置完外面的产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