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远亲’,看来京城那边的消息比这边快多了。”
不用怀疑,这就是荣国府贾家的来信,写给贾敏的,虽说语气和落款都是贾母,但只看那一笔娟秀的拈花小楷,大概率是她身边的大丫鬟鸳鸯代笔。
当然,也不排除人家老太太就是心理年轻、喜欢这样。
内容很简单,诉说亲情、祝贺喜事,大部分内容都是套话,但最主要的目标却是两部分,一是询问某人的身份,隐约提到自家有三个适龄的姑娘,二是希望让林黛玉提前入京小住。
前者一看就知道是拉场面的套话,后者才是根本目的。
“怎么说?”林黛玉一下子紧张起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尤家姐妹各端托盘,为两人送来茶水,但随后就被林锐打发出去了,因为接下来的事情比较私密,不太适合她俩知道的过多。
“论理,这信来自你的外祖家,正所谓‘疏不间亲’,我这个外人不该说什么难听的,可也得分时候。”林锐说话前先给自己叠甲,“我好歹跟随林大人两年多,可没听说过几次京城的来信。”
林黛玉表情明显一滞,因为他没说假话。
林如海可是正统科举出身的探花,平日里人情来往很多,在扬州这边经常参加文会、宴请,且对寒门读书人多有资助,在仕林中的名声非常好。
这是一个标准士大夫必备的“养望”经历,他确实很在乎。
朝廷之中也一样,什么同年、同乡书信往来频繁,不论京城还是地方都是如此,就好比刚才提到的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徐晋,还有已经外放金陵知府的贾雨村等等。
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很不错,说明他圈子很广。
但是,和荣国府贾家联系相当少,而且只有一个人,贾政。
可能贾敏和贾母有联系,但从林黛玉的反应看,估计也不多。
结果,提拔的消息刚传出,共叙亲情的书信就发过来了?
“小妹只是——”果然,林妹妹连说话都显得支支吾吾,“听母亲提过之后,想起自己从来都不知道多少那边的事情,就想求锐大哥帮忙查一下。”
“哦?”林锐不理解,“为何不直接问夫人?”
林黛玉表情一僵,默默转过头没说话。
“大爷,我们姑娘问过夫人。”雪雁急忙解释,“可是——”
“夫人没说?”林锐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想说什么又顿住。
看来,贾敏和荣国府内院不和的传闻并非虚言,虽说不清楚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但从后来林妹妹在贾府的“待遇”看,至少王夫人那里绝对好不了。
只是,这样的事情真的不适合他这个外人多问。
“大爷,不知刚才所提之事如何?”雪雁轻声问道。
“没什么麻烦的,可我也就知道个大面儿。”林锐不再绕圈子,直接按照他所知的情况,说起荣国府的人员,“信里也写了,你有三个表姐妹,其实应该是四个才对。
其中,大房一位,二房长女已经入宫多年,次女在家,还有一个最小的姑娘,但并非荣国府出身,而是隔壁宁国府的,再就是几个表兄弟,大房和二房都是嫡庶各一,其他的我也说不清。”
他当然知道的更多也更深,比如李纨贾兰,比如凤姐平儿等等,如果需要的话,他甚至可以把“人物分析”直接列出来,但肯定没法说,要不然怎么解释?
“就这些吗?”林黛玉有些失望。
“不然呢?”林锐很没好气,“虽说宁荣二府天下知名,可京城到扬州远隔千里不说,你让我一个外人怎么了解他们府里更具体的情况?我甚至连那边的关系都没,问都没地方问。”
林黛玉表情一顿,默默低下头。
“大爷,真不能想办法找找吗?”雪雁轻声补充。
“夫人已经答应,要送她回京了?”林锐却先问出另一件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