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112章 大宋技术革命,王小仙杀人去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大宋技术革命,王小仙杀人去了(3 / 5)

油,所以会被当地的居民,收上来当油块来使,甚至用这东西做饭。

虽然这东西做饭客观来说并不安全,味道也会影响食物口感,甚至安全性上也不如煤炭,但在当时来说,这东西已经是东南亚地区人民能用得到的最好的燃料了。

北宋来说,也已经是非常非常合适的燃料了。

事实上在北宋,大部分人在冬天是烧不起柴或者煤的,都是硬熬,经常冻死人的。

当然,这本质上也还是在暴殄天物,这东西是制作塑料和化学纤维的主要原材料,可王小仙毕竞不是理科生,反正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北宋弄出塑料来的,那烧了也就烧了呗。

赵顼再怎么不食人间烟火也知道这东西的意义,问道:“价格呢?能赚钱么?”

“那要看建不建塔了,不建塔,这东西出不了多少,至多也就咱们东京城内烧一烧,要是建了塔,这东西属于是废料,只要卖得出去,卖多少钱都是赚的。”

赵顼点头,随即道:“尽量卖的便宜一点吧,这样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少冻死一点人了。”“官家您仁德。”

“这是重油,那轻油呢?

“其一是用来做喷火枪,二次分离过的喷火枪可以喷射得更远,甚至比水还远,不过附着性差了许多,而且烧的也太快了一些,算是各有利弊吧。”

“其二,官家您跟我来。”

李舜举将赵顼领到了万全造军械所,这里是大宋最大的治铁中心,也是宋军的军械生产基地,军械监的最大核心资产之一。

从东西两治铁作坊出来的熟铁都要在这里进行流水线作业,锻打,淬火,组装,刀剑铠甲什么的都从这里出。

“陛下且看,那边那个新炉子,正在大量的使用轻油,陛下且止步,不要再向前了,前边就危险了。”却见入目之处,一条看起来黏黏糊糊的,通红发亮的铁龙正顺着那炉子里宛如潺潺的流水,十分丝滑的流出进入到一个硕大的炒锅里。

“这是……这是……铁水?”

赵顼是识货的,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什么,眼中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是铁水?居然全是铁水?看起来似乎没有铁块的铁水?”

“官家好眼力,正是铁水。”

李舜举先是捧了赵顼一顿,而后继续向赵顼介绍道:“打从唐末五代时起,官办治铁就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石炭和焦炭了,再通过炒钢和灌钢之法来进行治炼锻造,

不过具体来看,限制咱们宋人用铁的,在治,而不在练,似这等的铁水,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能练的出来,其实,还是石炭温度不够,焦炭又太稀罕的缘故。”

赵顼点头,这些都算是基础概念了,他又不是昏君,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是治铁炼钢是怎么回事了。简单说,北宋的炼钢和近代的土法炼钢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都是先通过土炉煅烧,把铁矿石烧成铁水之后再使用炒钢法去炒钢。

然而以北宋的技术,用煤炭作为主要原料炼出来的铁温度是不够将铁完全融化成铁水的,实际上烧出来的全是半固体,甚至就是软了一点的固体铁,只能通过拉伸,锻打来塑形。

只有极其偶尔,走了狗屎运的时候才能烧得出真正液体的铁水。

然而现在有了轻油,那轻油已经接近于煤油和柴油混合物的感觉了,燃烧温度远远大于煤炭,这边的工匠将老的路子改了一下,增加了一个往里灌轻油的管子,烧铁的时候直接灌进去,出来的就是铁水了。(煤油火焰温度是1400-1700°C,木炭温度是1200°C,铁熔点是1538°C,北宋的鼓风机假设能提高温度300°c,刚好符合木炭炼铁能炼出不稳定铁水,煤油炼铁能炼出稳定铁水的情况)

铁水又有什么好处呢?

直接拿个能耐得住高温的模具出来,直接往里一倒,这不就塑形了么。

事实上要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