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109章 罢黜冯京,案件重审(7k,算大章吧,不分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罢黜冯京,案件重审(7k,算大章吧,不分了)(2 / 6)

大家都把这理由给藏心里了罢了,赵顼也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也不问了,却是从没有人跟赵顼提过,这会不会和西夏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系。

宋朝这边不可能不去打探西夏那边的情况的,然而提起这个梁太后,大家的反应也都是什么数典忘祖啊,自甘堕落啊,野蛮淫荡啊,道德败坏啊之类的,对于他在西夏做的一切事情,反正怎么归因,都能归因到她本人的道德败坏,牝鸡司晨上。

她本人都已经道德败坏了,那还能有个屁的深意?

这其实也是一个很诡异的事情,就是打从宋朝开始,中国人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都要从ta的道德开始聊起,哪怕这所谓的儒家道德在西夏那种地方水土不服。

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定成不了了似的。

好在他赵顼除了从正经的官僚体系获得情报之外,还有第二条情报线,那就是这些宦官。

西夏也好,辽国也好,都是有藩兵的,打从赵匡胤组建银鞍契丹制开始,这些个藩兵就几乎都是宫廷宦官的直属,也没办法,这些藩人是很难在中央找到文官做自己的靠山的,和边地将门更尿不到一块去,除了宦官他们也实是很难找得到靠山。

而对于宦官来说,这些藩兵的投靠也有利于他们监军的时候手里起码有一支信任的部队可以用,久而久之,互相之间就成了一个体系,平日里就算是不打仗的时候,两国之间做点贸易,搞点间谍什么的,这么一支力量用起来也方便。

当然,这也又成了宦官干政之后会干奸佞之事的一个铁证也就是了。

那一日赵顼和王小仙聊完之后,也是愈发的觉得王小仙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他也想知道梁太后在辽国到底都干了什么,正好这事儿跟李舜举还有点关系,便将他打发了出去,专门去了解此事。

他李舜举的根基本来就在西夏边地。

结果,就打听出来了这些。

“所以,这位梁太后,是真的要锐意改革了?”

“恐怕是的,至少,是一个极有野心的女人,而且颇有手腕,至于说她有没有在宫中克行节俭,乃至于每天少吃一顿饭,那不知道,只是据一些藩人说,她为了维持朝廷,会不惜和大臣睡觉,西夏那边的谣言很多,说她睡过的大臣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

赵顼一愣:“真的?她,她真的会跟大臣睡觉?”

“难说,这种男女八卦,夏人和咱们宋人都是一样的,最是容易被传播,但也最是容易被瞎传,但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臣也说不好。”

事实上十个八个都是克制的说法,有些个藩人信誓旦旦的说他们西夏朝廷之内,满朝的文武都已经跟太后睡过了。

李舜举虽然自己没那个功能,却也知道这是太后而不是妓女,这么荒唐离谱的传言,也就没报。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还是不要太当一回事的好。

赵顼也是本着八卦的心思稍微问问罢了,也知道这些事素来无稽,摇了摇头,复又问道:“风月之事,于国事上无关大局,咱们只说政策,不是说,这个梁太后自甘堕落,十分厌弃自己的汉人身份,对汉人身份深恶痛绝,强行要削减夏国内的汉制成分,反而对所谓的党项文化,颇为推崇么?”

“那是表象!”李舜举却是斩钉截铁地道。

“表象?为何这么说?”

“一开始,臣也是这么以为的,只是此次臣一路快马去了庆州,与当地归附过来的生番部落牧民沟通,聊过了之后却是认为,这很有可能,只是这位太后故意迷惑他们西夏本国大臣,也迷惑咱们大宋的手段罢了。”

“如何迷惑,何以为实。”

“梁太后表面上推崇党项文化而已,实际上他们全家在西夏汉人之中的威望并不算低,所谓的推崇党项礼仪,其实针对的是汉人中的大姓地主豪强,并非是所有汉人,反倒是之所以频繁侵扰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