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85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 / 4)

票啊,织楼啊,包括陶家现在技术公开了的纺织机,他的兴趣都不大。

他同意王小仙是天纵之才的这个评价,这个如此规模的纺织厂也确实是有点门道,更是有着许多的花活儿,然而在他看来这个制麻之术,才是整个工厂真正核心中的核心。

没这个技术就没这个厂。

没这个技术,陶家就是再怎么大公无私,再怎么搞流水线,没有足够多的生丝,织机的数量就没有用,单价就下不来。

王小仙见状则是笑着道:“府君到底还是府君,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是你们的秘密么?”

“谈不上,我这这么大的工厂,想要实现技术垄断几乎是不可能的,跟你说了也没啥。”

他们这的声音并不算小,一旁的工匠们听了个清楚,立刻就齐齐跪了下来,赌咒发誓,说这技术他们学会之后就连跟亲媳妇亲儿子也都没有说出去过,请王小仙放心,如何如何,巴拉巴拉,都是表忠心的话。王小仙让他们都起来,好言安慰了一番,也没将他们的这些说法当回事儿。

他认定这技术至多两年内是一定要泄露出去的,他就没指着技术赚钱。

他现在玩的是规模效益,马太效应,江宁这地方最起码还占了个漕运便利。

“其实就是茶麸,嗯……也就是茶油枯,王公知道茶油枯么?”

“茶油枯,这东西不是一种毒药么?我知道此物可以用来杀虫。”

“还可以浣衣,我听人说过。”王娟在一旁补充道。

王小仙对王娟说:“你很厉害啊,江南人很少有人知道茶油枯还可以洗衣服的。”

所谓的茶油枯,就是茶麸了,这个年代普遍被当做杀虫剂用,福建地区,尤其是武夷山一带的百姓用这东西来洗衣服。

把这个东西和米糠混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好,直接将麻叶泡两天,就可以脱胶了。

王小仙一个说相声的为啥会这个?因为一直到他穿越前的八十年代,部分农村地区依然是用这个法子制麻的,小时候他看他妈都制过。

茶麸,就是茶油剩下的渣子,说白了,这法子其实也不是多难想的,历史上这法子是在南宋年间零星就开始出现了,不过在明代中后期才开始大面积普及的。

基本和炒菜普及晚上一些,但相差不大。

毕竟茶油的本质上也是一种植物油么,得等到炒菜大规模的普及了,这玩意才会有更大规模的种植,废渣子没什么用处,才会越来越多的去用来洗衣服,因为用来洗衣服,所以才会有人想到用这玩意泡麻,然后才普及的么。

并不是说这种简单的土法子技术本身有多少难度,但都是一环套着一环的,除了王小仙这个穿越者,一般的工匠自然也是很难穿越历史局限性的。

不过,这技术到了明朝中后期才普及,其本身的意义也已经不大了就是了。

因为明朝中后期的时候棉花差不多也已经普及了。

不过放到北宋,那这技术就厉害了,这年头的棉花比丝绸还贵呢,棉麻之间完全不存在竞争关系,王小仙是直接将麻,弄到了历史上明代中后期棉的生态位上,这技术对于时代来说是颠覆性的。当即,王小仙也没和他们解释自己是怎么会这技术的,因为确实也是不好解释,而是拿出一块麻布向王安石一众人展示道:

“传统的沤麻法,是要在河滩上挖个坑,让麻在水里泡着,然后在上面用青石板压着,每十天要翻一次避免腐烂,如此要一直沤到两三个月,才能完成脱胶,进行下一步的捶打漂洗,

因为要赤足踩麻,以至于皮肤很容易溃烂,也就是麻风足,咱们大宋的麻农十个里有九个都有这毛病。”

“然而即便是这么大的功夫,这么高的成本,脱胶的效果也不好,脱胶不完全,导致麻料很难抽丝,抽出来了,也是粗如羊毛,脆且易断,所以只能一缕一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