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我这赶火车呢,咱们有缘再见!”
一直到杨凌三兄妹和林灵出去,严老九才反应过来。
“不就是出差吗?能出去几天?还有缘再见?咦!不对!他出差怎么拿这么多行李,还带着孩子?”严老九挠头琢磨着。
林灵一直送到菊儿胡同口,看着杨凌三兄妹招了两辆三轮车,又在胡同口站了许久,才落寞地往回走。“杨师傅来了!”
“杨主任好!”
“嘿!小凌来了!”
轧钢厂广场,几百号人已经候在那里了,看到杨凌纷纷打着招呼。
很多人其实对于调往沈州是很乐意的。
抛开家国情怀的因素,他们调过去每天都有补贴的,一个月下来甚至能多拿一半的工资。
像杨凌这样拖家带口的人也不少,很多小孩子人来疯地追逐打闹,一点没有离开故土的伤感气氛。“李处、郑哥、武哥早来了?”
保卫处也有人一起去沈州,带队的是副处长郑光明,武锋也在其中。
其他人还没说话,李胜不乐意了。
“小凌你叫他们哥,唯独喊我职位?”
“哎呦额!李哥你看我,我不是想着工作期间要称职务吗?”
杨凌赶紧告罪。
其实他以前一直都是称呼李胜职务的,不过现在两人一起去沈州,以后就是真正一条战线上的人了,关系也进一步亲近了一些。
“这还差不多,你们聊,我去看看人来了多少。”李胜笑道。
杨凌一边跟郑光明、武锋闲聊,一边观察着等候的人群。
这五六百号人可以说都是他的熟人,压缩饼干车间除了不愿意调动的,剩下的全在这了。
还有一些后勤部门和保卫处的干部,平时杨凌也没少打交道。
“呜呜呜~!”
汽笛声响起。
“大火车!大火车来喽!”
杨冲、杨凝和百十个小孩拍着手蹦蹦跳跳。
轧钢厂作为钢铁重工单位,厂内是通了铁轨的,这次这么多人连带着这么多行李一起去沈州,上面索性就调派了一列火车过来。
火车刚一停下,不少人就想拿着行李上车。
“都先别上车!还没点人数呢。大家不用急,这车厢都是空的,人人都有座位。”郑光明高声喊道。跟着开始点人数、点名,确认家属情况和行李数目。
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所有人才坐上车。
这是一列18节车厢的绿皮火车,除去两头的车头和中间的餐车,一共有15节可以坐人。“走!咱们坐软卧车厢去。”李胜小声跟在场的二十多名干部说。
软卧只有一节,能容纳40个人,按照正常的出行标准,在场这些人的级别没有一个有资格坐软卧。众人也算享受了一把特权。
杨凌带着弟弟妹妹跟了过去,他这才发觉,这些干部没有一个是携带家属的,行李也都很简单,就杨凌自己大包小包的,还带着弟弟妹妹。
“愣着干嘛!帮小凌拿东西!”
郑光明和武锋一人一个,帮忙抱着杨冲和杨凝,郑光明对保卫处的几个干事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