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朝堂。
【答题倒计时,一分钟……请尽快回答。】
就在朱元璋为本题答案踌躇不已的时候,天幕反而出现了催促答题倒计时的提示。
然而朱元璋置若罔闻,还沉浸在他大明可能二世而亡的打击当中。
“父皇,这题选什么?”
朱标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朱标的心理素质显然比那大秦的扶苏强大了许多。
他的眼神中透着冷静与客观,即便在这紧张的时刻,依然能保持镇定。
“其实,儿臣感觉,这题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应该就是甲,四年!同样的题目,林啸老师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朱标再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建议。
“唉,重八,儿孙自有儿孙福。这题,如果选择第一个错了,那对于我们反而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不是吗?”
马皇后温柔的声音响起,她无声地握住了朱元璋的手。
“高兴什么!妹子,这可是用了无数将士,还有无数鲜血和生命浇筑的大明朝!四年,就如同大秦一样,二世而亡了!这叫咱怎么接受?”
朱元璋甩开了她的手,此刻他如同一个不服输的赌徒,双眼通红的对着朝堂众人吼道:“这叫大家怎么接受!李善长、天德、傅友德,蓝玉,你们能接受嘛?”
“这让好不容易过了一些太平日子的天下百姓,如何能接受?”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陷入了沉默。
朱元璋说得没错,如果大明真的在他死后仅四年就灭亡,那在座的众人可能都难以幸免,他们奋斗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迎来的太平,与国同休,也将化为泡影。
“这题肯定是两百多年这个选项!肯定是林啸乱写的!我不信,我们到时候可能都还在,这天底下还有那只更强的军队,能攻破金陵?”
蓝玉激动地大吼起来,也发出了灵魂拷问:“气数已尽的元庭,还是陈友谅他们这些余党?”
“还是……太子真的如同秦二世那样,亦或者如同隋炀帝那样,短短时间就败光了家底?”
“但我们大明又不用三征高句丽,又不用修建大运河!”
蓝玉的话语中,彰显出他那有限的历史知识,却也代表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是啊……都有前车之鉴,太子也不是这样的人……我大明也没有苛政暴政,怎么可能,二世而亡?”
李善长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实在想不通,大明为何会走向这样的结局。
“其实……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吧。会不会我也像是扶苏一样,并未继承到父皇的位置,反而是其他人?”
朱标反而更加冷静的说道:“二世而乱的例子,并非大秦和隋朝,西晋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八王之乱就是一个例子,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仅一年,八王之乱就开始了。”
“死后也恰好是十年,赵王司马伦就率军攻破洛阳……这题目给司马炎回答,他还不是想不到,他死后仅十年,就有自家人率军攻破了自家国都?”
朱标的这番话,让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七国之乱,八王之乱?”
朱元璋惊愕地重复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标儿你是说,咱的藩王制度有问题?不是你继位,反而是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他们犯上作乱?我大明也出现了一个八王之乱的局面?咱的好圣孙,雄英他,连晋惠帝司马衷都不如?”
朱元璋其实很聪明,他从朱标那几乎明示的话语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大明藩王制度的隐患。
当初分封诸王时,他并非没有考虑过西汉和西晋的藩王制度情况,只是没想到,这潜在的危机如今竟然会在他死后爆发。
“是啊……父皇,人心异变,世事难测。”
朱标平静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这个题目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