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百四十五年!】
【丁:一万三千五百年!】
伴随着这道题目出现,大明洪武朝堂的气氛瞬间凝滞。
朱元璋、朱标的笑容,也都凝固在了脸上,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
与此同时,在大明建文二年,建文帝朱允炆与他的“建文三傻”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看到了这个题目,还能听到朱元璋他们的探讨声。
朱允炆神色紧张道:“这个题目……皇爷爷要怎么回答,不会是,是前两个答案吧?”
此刻的朱棣已经奉天靖难,正虎视眈眈地向着金陵进发,实在是有打进金陵的风险。
对于他们来说,根据前面的答案已知,一万三千五百年显然就是林啸老师乱写搞怪的,因此,就只剩下三个答案。
抛开那看似遥远的二百四十五年不说,前面的十年和四年,都是建文帝朱允炆无法接受的,这两个选项就像两把高悬的利刃,时刻威胁着他的皇位和大明的江山。
黄子澄见状,连忙安慰朱允炆,同时也在安慰自己:“陛下莫慌,肯定是两百四十五年……这个年份,应该差不多可能是我大明国祚,洪武三十一年加上两百四十五年,是两百七十六年,也就是说……可能我大明国祚是两百七十六年!”
朱允炆不自觉地紧握拳头,给自己鼓劲:“对对对,肯定是这个答案!皇爷爷,选这个答案啊!”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洪武朝堂,差不多足足十秒后,朱元璋才努力镇定情绪,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标儿……这,这题,怎么说?”
他抬头看去,发现朱标以及洪武朝堂的众人脸色都十分难看。
朱标在朱元璋的注视下,努力让自己保持客观冷静,深吸一口气,吞吐道:“父皇……已知,一万三千五百年……可能是林啸老师乱写的。所以,排除一个错误答案,就只有三个选项……四年……十年,两百四十五年……”
伴随着朱标忐忑、缓慢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众人的心也不由得一沉一沉。
“再看……朱小章他们还没有开始答题……”
朱标满心期待地想要看天幕中朱小章怎么答题,可是朱小章还在兴致勃勃地分享他的学历史经验,根本没看到第二题。
这让朱标的心里更加忐忑不安。
“再结合……刚刚这题,出自秦始皇……秦朝也面对这样的问题……秦朝答案是四年……”
朱标终于说出了他最不想见到的分析,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这题出在这里……恐怕,父皇您崩后……我,我大明形势不太乐观……这题,再抛开二百多年这个选项……可能,十年,四年,都有很大概率发生……”
此言一出,朱元璋猛地一下站了起来,双目圆睁,大吼道:“不可能!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咱死后四年,十年敌军就攻破金陵了!这不就是预示着咱大明二世而亡吗?”
“这答案岂不是说,标儿你甚至可能是杨广?一下子就败光了我们大明基业?”
“这一题,肯定是选第三个!两百四十五年!”
“绝对是这个答案!”
头两个选项,无论是四年也好,十年也罢,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极有可能意味着大明二世而亡的局面,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在他心中,大明江山应该坚如磐石,他唯一能接受的就是两百多年这个选项,他一手创建的大明王朝必将长治久安。
不会重蹈秦朝和隋朝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