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清晰的弹孔!
六发全部命中眉心!
用时:4.2秒!
这不仅仅是快枪手,这是将移动目标射击升华为了艺术。
陈正东仿佛能预知靶标下一秒的位置。
3.弱光环境记忆射击(全盲记忆射)。
这是对心理、记忆和技术的终极考验之一。
靶场灯光骤然熄灭,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绝对黑暗”。
2秒后,一盏功率极低的“暗红色应急灯”(模拟月光或微弱光源)瞬间亮起,
极其短暂地照亮25米外,三个分散布置的人形半身靶位置,随即彻底熄灭!
要求在“绝对黑暗”中,仅凭这瞬间的视觉记忆,完成对三个目标的“12发射击”(每个目标分配4发),极易脱靶或误伤。
陈正东在红光熄灭刹那,大脑已如同高速摄像机般:
将三个目标的空间坐标、方位角度、距离感精确地“建模”,并烙印在脑海。
他没有丝毫慌乱,呼吸平稳。
“砰!砰!砰!碎…”
沉稳的枪声,在死寂的黑暗中连续响起,间隔均匀,显示出绝对的信心和控制力。
灯光重新亮起,刺眼的光芒中,验靶结果令人窒息:
12发子弹,全部命中目标有效区域(躯干以上)!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2发全部精准命中头部区域,(眉心或太阳穴)!
这已不是简单的记忆射击,而是黑暗中的致命点杀!
陈正东的空间记忆和肌肉控制能力,在黑暗中达到了神乎其技的巅峰。
4.强光源干扰射击。
最后一项模拟极端恶劣的光线环境。
目标靶被置于一个模拟“强逆光”(如正午阳光下的窗口)背景板前,
同时,在射手头顶正上方,一盏“高亮度探照灯”直射下来,产生强烈的“眩光”,严重干扰瞄准视线,并可能暴露射手轮廓。
标准要求:在不暴露自身过多轮廓前提下(需有效利用掩体),精准命中目标。
陈正东迅速贴近射击掩体(矮墙),身体蜷缩在狭窄阴影区域内。
他调整呼吸,极力对抗刺眼眩光带来的生理不适(流泪、视线模糊)。
陈正东采用一种非常规“隐蔽据枪姿势”,将暴露部分减至最少。
他并非完全依赖机械瞄准具,而是更多依靠“指向性射击感觉”和对枪械弹道的深刻理解……“砰!”
子弹穿过刺眼光幕,精准地命中目标靶眉心区域!
在如此极端光线干扰下,陈正东依然完成了一击必杀!
这不仅需要超凡的射击技术,更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对环境、武器的绝对掌控力。
此刻,死一般的寂静笼罩全场。
只有远处报靶员,通过对讲机传来带着颤抖的确认声:
“目标……眉心命中!”
陈正东缓缓放下枪,脸上并无丝毫得色,只有一种完成任务后的平静。
汗水浸透了他的训练服,但握枪的手,稳如磐石。
总督察周海和所有在场的考官、工作人员,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他们目睹的不是一次考核,而是一场关于枪械技艺的巅峰表演。
陈正东对枪械的理解与操作,已经达到了一个他们无法用现有标准衡量的、“神乎其技”的高度。更为恐怖的是:
陈正东是在连续不间断参加完多项体能测试,大量消耗体能的情况下,接着进行的枪械考核。李国威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惊涛骇浪,对着步话机,声音干涩却无比郑重地向总部汇报:“陈正东枪械综合射击项目,全部完成。成绩……全部超满分…无可挑剔……重复,无可挑剔!”警务处总部大楼,仿佛被投入了一颗震撼弹。
曾向荣老怀大慰。
蔡元祺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