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施礼荣盾,正在从指缝间溜走。
“这不科学……”有学员盯着同步传回的评分表照片:“他怎么能同时精通《爆破物管制条例》、《建筑安全规范》……还有微表情心理学?!”
更多人注意的是陈正东展示的细节:他连银行金库大门铰链的润滑油型号都考虑到了,这已经超出正常人类的认知范畴。
当陈正东返回礼堂时,八百名见习督察自发站成两列。
他的作训靴踏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声响,像某种精准的计时器。
经过龚林轩身边时,两人目光短暂相接。
剑桥高材生在那双眼睛里,看到了更可怕的东西:这还不是他的全部实力。
而在礼堂内的女见习督察们,看到陈正东走来,都不约而同的整了整自己的作训服,目光中充满仰慕地看着这位俊武不凡的年轻男子。
考核结束后,苏格兰场的怀特顾问在保密档案里写下:“该考生对法律条文的运用已突破纸面意义,建议直接参与《警察通例》修订工作。”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随着陈正东这最后一组考生考核完毕,所有八百名考生也完成了“领导力评估”考核。
至此,今年的见习督察晋升督察标准11升级考试也全部结束。
主考官“鬼见愁”张sir宣布:
考试成绩在五天后公布,届时会在800名考生中选取80人晋升督察(10%的合格率),其余者失败补考、或淘汰(如果是从警员、警长、警署警长升上来的打回原职,若是社招考的见习督察则直接从警籍除名);另外,到时还会公布出“施礼荣盾”荣誉的获得者。
听完主考官言语后,考生们表现不一。
那些觉得自己有把握通过考核晋升督察的考生,则是挺直腰杆、脸上挂着自信与期待的笑意,代表人物就是李一龙、马昊天、叶国欢等人。
另外一些,感觉成绩说优秀又不是很优秀,说差又不差的考生,最为忐忑。
而那些自认为肯定失败的考生,一个个脸色落寞,其中的一些女考生更是悄悄抹眼泪。
为什么见习督察们都对晋升督察,如此执着、重视?
因为这一步太重要了。
在香港警队体系中,见习督察晋升为督察是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职级与权限的实质性提升:
见习督察(PI)属于督察级最初级职级,肩章仅有一枚军星(俗称“一粒花“),而督察(IP)肩章有两枚军星(俗称“两粒花“),正式成为小队指挥官;
晋升后获得独立办案权和案件签字权,可主导刑事调查并承担法律责任。
2.薪酬与福利的显著跃升:
1986年督察起薪约为见习督察的1.5倍,且享有专属宿舍分配资格(此时见习督察需排队等侯);获得配枪权限升级(可从点38左轮升级至勃朗宁HP手枪)及专用公务车辆调用权。
3.职业通道的分水岭:
只有晋升督察后才能继续向高级督察(SIP)发展,否则面临“退回原警衔”的风险;
该晋升是成为宪委级警官(警司及以上)的必经之路,每年仅7%的督察最终能晋升至警司级。4.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
督察可穿着白色制服(见习督察为蓝色),在殖民时期可直接参与英籍警官的决策会议;
能够签署《警察通例》规定的B类文件(涉及羁押、搜查等强制措施…
可以补考的见习督察还好一点,还有机会来年再战,而那些没有补考资格的淘汰者可就惨了……最煎熬、难受的还是当属龚林轩了,他知道自己100%嫩晋升督察,但是,在考试前自认为非我莫属的“施礼荣盾”荣誉,他已经没有把握了,甚至,有些灰心。
但是,龚林轩又对“施礼荣盾”渴望不已,他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