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屏幕滚动着定时更新的新闻通稿模板,中间是记者情绪波动曲线图,右侧则是有可能出现的谣言清单。
当提到“英方关切”时,她突然切换成标准牛津腔:“BBC记者克拉克会在第3分钟提出人权质疑,最佳回应窗口是2分45秒到3分15秒之间。”
林警司发现她,连记者领带颜色都标注了心理暗示等级。
当“人质心脏病”变量触发瞬间,方洁霞已展开三套预案:
绿色文件夹是给医管局的《急救流程》(精确标注救护车避开TVB采访车的最佳路线);红色文件夹给新闻处的《敏感词清单》(特别注明“cardiac arrest”的保险法律解释);透明文件夹则是给警务处长的《舆情时间轴》……
最后,考官评语、评分表显示:
战术可行性:38/40(……)
政治敏感度28/30(修正姓名拼写获得额外加分);
团队协作19/20(预案包含消防处、医管局等6个部门接口);
时间控制8/10(因过度完美主义超时23秒)。
林警司在评语栏写道:“她像编排芭蕾舞剧般操控危机,每一个操作都十分精准。”
其他的2号、4号、6号战术室内,三名考生的情况也进行得很顺利。
时间向前倒推一点,最后将视线切入到1号战术室,正是陈正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