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曜真火,是取太曜灵华,合以丙火之精祭炼而成。
但这太曜灵华,乃是只存在于那遥远天日之中的灵机,依靠修士自身的法力,是不可能攫取得到的。因此,玄都派另辟蹊径,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法门。
即于内天地中,开辟一个“法窍’,并于法窍中观想出“日君’的神相,借其伟力从那遥远的天日之中,引来太曜灵华……
而想做成此事,参悟日君的神意,自是至关紧要的一节。
若是不得神意,甚至都无法于法窍中,观想出来日君神相,更遑论借其伟力攫取太曜灵华了。《日君神相绘卷》的用途便在此处。
这绘卷也不知道是谁人摹画,竞真承载着日君的神意,更能将其呈现得淋漓尽致。
但这种神意并非恒存。
绘卷一经打开,其中的神意便会开始消散,因此应阐不得不紧迫起来。
即使不能参透其中神意,也要得其几分精髓。
否则观想不成,便需到赤明山中,再请一幅神相绘卷……耗费道功不说,更难免会拖慢了应阐修炼法术的脚步。
只是观摩着、参悟着,应阐面上却忽露出几分异色。
他沉思了片刻,竟是合起了《日君神相绘卷》,又把双目一闭,心神沉浸到了演天珠中。
“这……”
不过片霎,应阐面上便露出了惊喜之色。
自从炼成演天珠后,他便养成了借此宝观察万象的习惯,即使自己已经修成玄光、得见天地,亦未有所改变。
方才他也是如此,借由演天珠,观摩了这一幅《日君神相绘卷》,却没想到只这片刻功夫,演天珠竟然就已烙印了其中几分神意!
“演天珠,好一件修行之宝,好一件造化之宝!”
应阐长笑一声:“果然无愧此名!”
有了演天珠之助,他再没有参悟日君神意不成之虞。
不仅如此,他还能够将此一关做到完美!在那法窍之中,观想出一尊神意圆满的日君相来,对其修炼太曜真火,乃至赤明太曜先天神光,必然都有莫大好处。
当然,若想做成此事,需下的苦功还是免不了的。
应阐很快定住心神,又把《日君神相绘卷》打开,既以演天珠继续烙印着其中神意,也是不断对照着,开始观摩、参悟,甚至尝试于心神中尝试观想神相………
如是,忽忽间日月疾转,十日飞逝。
一晃眼,应阐拜入本宗都已近第三个月了。
他修成玄光时乃是晚夏,如今时节飞逝,照理早已该近冬了,但是仙府之中依然天朗气清。这日晨间。
应阐离开静室,登上了昭光山最高的峰顶,在那天池之畔,寻了一块平整岩石坐下,开始闭目养神。他并没有吞吐灵机、增长法力,也不曾在思考法术、默默运炼,只是静等时间推移,直到正午。应阐不必抬首去望,感受着天地间的阳气,浓郁到了一个极致,便知大日已至中天。
“时机已至。”
应阐念头一闪,也不见他睁目,却把双手缓缓抬起,一手长伸高举,直指中天,一手收于胸前,结起法印。
伴随着其默默运法,但见内天地中,有一“法窍’大放光明!
所谓“法窍’者,便是玄光修士模仿玄窍,于内天地中开辟出来的奇窍,用于蕴藏真火、真水、剑气,又或法器、异宝等等。
而应阐这一法窍,自然是为太曜真火所开。
此时若是返照其中,便可见得,一尊昭昭朗朗、煌赫无俦的威仪神相坐镇其中,如同大日位于天中,统御天地!
这正是应阐观想出来的日君神相。
他耗时十日,终于将那其神意参悟圆满,观想于法窍之中,真如《日君神相绘卷》复现了般。而随着他运转法门,这尊神相便立即与那天中大日,产生了冥冥中的呼应。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