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要当大官> 第133章 东阳建设勃勃生机 大燕东北西南陷入战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东阳建设勃勃生机 大燕东北西南陷入战乱(2 / 4)

这对于府城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而对于官府来说,这依然是有得赚的项目,不必上下打点,只需支付雇佣水夫看井、送水的工钱,每日纯利也能有一百两左右。

原先的水夫也被收编,每月两钱银子的底薪,再加上每送一桶水提一成的钱,生活有了保障,成了“国企员工”,也是乐呵呵的。

得到了百姓认可,府衙公信力提升,东阳天穹的玄色雾气浓郁一些,覆盖在赤龙身上,修复着它的伤势如此四赢的局面,安昕当即让万泽文写了一份“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报告,给省布政使司送了上去。

十一月底,东阳府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

外城金雁坊,钞关旁边临近洛河的鹿儿巷,张灯结彩,舞龙舞狮,长长的鞭炮点燃,发出噼里啪啦响声青云织布厂挂牌成立。红绸子挂在门楣上,大门边上的雪人围着大红色围脖,分外喜庆。

占地八亩的青云织布厂,汇集了五百多个纺织、漂染工人。

临近洛河、大运河码头,交通极为便利,蚕茧、生丝、棉花、羊毛等材料由供应商源源不断从各处运来水力纺车,借着洛河水流日夜工作。

建成以后,青云布行的生产量又将往上翻几番。

十二月中旬,西川县传来好消息,厂房已经建设完毕,同时试制的第一批水泥经过多次试验以后,已经成型。

这一批根据葛绣抄写的配方、技艺所烧制的硅酸盐水泥,细细研磨筛选后,已经和近现代水泥农村院子、晾晒场所用水泥相差仿佛。

从西川县装船送到海边的鱼头岛,准备修筑炮台。

沙船上。

张大山坐在甲板上,一边往嘴里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咸菜,一边看着遥遥在望的鱼头岛。

这是被洛河冲积出来的一个岛屿,位于洛河与东海的交汇处,面积约三十万亩。

因为鱼头岛控遏住洛河入海口,在安国军未在此驻扎之前,常常被倭寇当做跳板,借此劫掠洛河两岸城市,曾长驱直入到伍仁县以西。又因为鱼头岛周围分散有众多沙洲,水道复杂,小船容易藏匿。而且,从鱼头岛向北能流窜到山东、辽东,与建虏、朝鲜海盗勾结一起。往南,则可退至舟山群岛和倭寇的大本营倭国平户藩。

“准备靠岸了,弟兄们准备卸货!”

张大山放下吃的干干净净的碗筷,朝着船舱里的弟兄们大喊了一声。

“大山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嗓子也中气十足的。”

大刘从船舱里出来,跟工友们说道。

“老张,等这里的活干完了,一起去折柳坊耍耍?”

工友朝他调侃道。

“去你的,人老张还要给儿子攒媳妇本儿呢!”

大刘笑骂道。

就在上个月在第一钢铁厂做工的时候,张大山竞然意外重逢了自己的儿子张小凡。

在加入皖北贼军以后,他与儿子张小凡就被打散在了不同的队伍里。后来,随着队伍的调整,他甚至不知道儿子是死是活,再后来一场场战斗以后,他甚至觉得能再见到儿子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谁承想,上天竞然再给了他一次机会。

张大山一想到儿子,就嘿嘿直笑。

脱离了俘虏营以后,张大山也终于从没日没夜挖矿的日子里解脱了出来。

建筑队里虽然苦,但终于不再像在铜山挖矿时候那样吃不饱肚子,顶着火烧火燎的痛苦去挖铁矿、采青石了。

每当完成了一项工程,还能拿到个一二百文不等的红包。这些红包,都被张大山存了起来,想着以后能在东阳府给儿子买房娶媳妇。

如今,水泥厂那边的活已经少了,他们这一百多人又被派到了鱼头岛这边和辅兵一起修筑炮台。“船靠岸了!”

船东一声大喊,靠上了鱼头岛的港口,腿腕子粗细的绳索甩了出去落在了岸上。

随着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