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赤膊的,皮肤红红的壮汉在其中忙碌着。
赤膊的工匠们肌肉虬结,汗水在通红的炉火映照下闪闪发亮。学徒们穿梭其间,搬运着通红的铁坯,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金属气息。
不远处新铸的钢锭在冷却池中腾起阵阵白雾,整个作坊在蒸汽与火光中显得格外忙碌而有序。忽然一阵高亢的欢呼声响起,众人看去的时候,正见钢水从高炉中倾泻而出,火花四溅。
他们即便是炼钢工匠,但也从未见过这样融化的钢水,这发出炽烈声响的高温怪物,令人既感到害怕,又觉得兴奋。
安昕和葛绒凑近一些,就感觉明亮而灼热的高温熏的人皮肤发紧,眼球发涩。
而更加炽烈的是高炉中的火光,刺目的亮白色像是电光,耀的人眼睛忍不住流出泪来。
“这样的焰色,真是太漂亮了!”
葛绒望着炉子里的火光,赞叹说道。
整天与火焰打交道的工匠,可以根据火焰的焰色判断出炉温的高低。
像是从景德镇请来的井师傅,就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但他也从未见过,这样刺眼的亮白色火焰。“能将钢铁熔炼成水,金石俱流,这样的温度,肯定远超一千五百度,咱猜测应该有一千七百度以上。周围工匠看着池子中涌动如岩浆一样冒泡的钢水,心里对于炉温也有一些判断。
他们在葛绒以及军械局老人的带动下,都已经对温度有了“度”这个概念。
“好!”
安昕一直看着这一炉钢水全部排入池中,慢慢的冷却下来。
确定了六丈高的高炉真的成功了,安昕心头也难免兴奋。
回到了军械局的办公区,他和葛绣说道:“有一就有二,既然路子走通了,就继续造!不要吝啬于钱财“已经和井师傅说过了,明天就开始打造第二座高炉。”
葛绒汇报道。
“嗯,第一次制造出高炉,其中肯定会有一些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没什么,一个一个克服,一步一个脚印,经验定然会越来越丰富,早晚都能打磨出能用、好用的炉子来。”
安昕嘱咐道。
葛绒点头说道:“我明白,我这几天也会盯着高炉,一旦有什么问题,我也会及时向老爷您汇报。”在葛绒的值房喝茶休息,聊了一会儿。
安昕又去了制造作坊区视察。
靖河流淌,河边水车转动不休,将水通过水渠源源不断流入的同时,也将力量传导进了制造作坊之中,带动里面水力镗床的钻头快速的转动着,旁边有工匠正在给枪管内部拉膛线。
这是安国军火枪营要换装的米涅弹燧发枪,如今正紧锣密鼓的生产着。
但可以预见,当高炉经过测试,正式投入使用,生产出模具铸造的无缝钢管以后,最困难、最麻烦枪管得到解决,枪械不论是生产质量,还是生产速度,都会往上翻倍。
像是安昕看到的那些因为损坏,工匠正在维修、更换配件的燧发枪,也将会从安国军的一线部队中退出转到妇孺所在的装弹区,一个个陶罐放置在从山体掏出来的石壁空间之中,地面上撒着一层石灰,保持石壁空间的干燥。
黑火药,自从化肥作坊开业以后,就是化肥作坊负责生产。当时在伍仁县一是为了隐蔽,二是为了方便。
因为生产提纯的硝石,也是由化肥作坊负责。
而硫磺,除了从接着河帮那边从山东运来之外,随着安昕如今在东阳府位高权重,兼兵备道副使职务,可以光明正大生产黑火药以后,又先后打通了两条路子,一条来自琉球,一条来自汉中。
最终,从军械局的弹药作坊,负责将纸壳子弹组装出来。
一圈转下来,时间已经很晚了,府城城门这个点也已经关上了,再去叫开城门也麻烦,安昕干脆在军械局住下了。
从戒指里的壶天小空间拿出钢笔和用线封装的研光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