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第110章 堤在人在!堤亡人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堤在人在!堤亡人亡!(2 / 4)

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黄书吏,”杜延霖目光直视黄秉烛双眼,刻意营造出一种事态万分紧急、必须同心协力的氛围:“事态紧急,长话短说。巡抚衙门已下钧令,要掘虞城段堤防泄洪,名为分担皇陵压力,实为章抚台、周藩台畏惧赵文华推诿之罪,欲行祸水东引之策,牺牲归德以自保!”

黄秉烛闻言,亦是惊骇不已。

掘堤?!这简直比赵文华让他篡改数据更疯狂!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虞城段那看似坚固的新堤下,沉排打桩耗费了多少血汗,更清楚洪水破堤的惨景!“水曹!此乃自毁长城,涂炭生灵啊!万万使不得……”黄秉烛失声惊呼,语气中带着真切的恐惧与愤怒。

“本官自然知晓不可!然章抚台钧令已下,覆水难收!”杜延霖打断他,语速极快,语气沉重:“为今之计,我等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杜延霖指着黄秉烛带来的舆图:“黄书吏!你精通图籍河务,此刻身负重任!持我手令,星夜赶赴虞城县衙,面见知县陈敬!”

黄秉烛屏息凝神。

“你的使命:选出一个“掘开后危害最小、泄洪相对可控’的堤段!”杜延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重逾千钧:

“听清楚!这不是让你助纣为虐!这是万不得已时,为归德父老守住最后一道生机的防线!总之一句话:万一……万一堤防不得不掘,也要把洪水引向损失最小的地方!”

杜延霖抓过纸笔,奋笔疾书,印信重重落下:

“持此令去!以工部都水司特使身份行事!勘定堤段,即刻行文报我!”

将手令塞入黄秉烛手中,杜延霖灼灼目光几乎要将他穿透:“此行事关万千性命,不容丝毫差池!明白吗?!”

“水曹放心!”黄秉烛挺直腰背,眼中是孤注一掷的悲怆与决然,“卑职必尽毕生所学!纵肝脑涂地,亦要为归德争出一份生机!”

“好!即刻动身!路上小心!”杜延霖重重拍在他肩上。

黄秉烛深揖及地,将手令舆图牢牢抱于胸前,随后退下了。

值房内重归寂静,唯余风雨咆哮。

杜延霖站在原地沉吟了一会儿,他让黄秉烛去替陈敬选定掘点,一方面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另一方面,一旦沈鲤成功煽动民意,百姓亦可精准聚力,有的放矢,死守那处“要害”堤段。

否则,护持百里长堤,人力终有穷尽啊!

“备马车,去归德!”

思来想去,杜延霖犹自不放心,最后决定亲赴归德坐镇指挥。

归德府,虞城县。

暴雨如注,毫无止歇之意,将虞城大地浇得一片泥泞。

归德知府吴可允与虞城知县陈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县衙大堂内焦躁地踱步。

巡抚衙门的钧令就摊在案头,墨迹在潮湿的空气里似乎都晕开了几分狰狞一“速于虞城段择地掘堤泄洪,以纾皇陵之危!”

“府台大人!”陈敬的声音十分激动,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这...这如何使得啊!虞城段堤防,乃下官辖下万千民夫,一担土、一块石,顶着日头、熬着风雨,用血汗凝成的!刚合龙……如今竟要我们亲手掘开?这让下官如何向父老乡亲们交代!”

吴可允脸色铁青,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你以为本府愿意?!掘了堤,淹的是本府的子民,毁的是本府的政绩!可不据……不掘就是抗命!是置皇陵安危于不顾!这罪名……你我担待得起吗?!”

“司.……”陈敬还要再说些什么,就在这时,一名衙役匆匆闯入:

“启禀府台、县尊!工部都水司特使黄秉烛黄大人,持杜水曹手令,冒雨赶至!”

“杜水曹的人?”吴可允与陈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微弱的希冀。

“快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