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粪便的形态颜色,她都一一记录在随身的小本子上。空闲时间,她几乎全部泡在了空间里。墟市光幕上兑换来的《禽类生理结构与快速育成要点》、《常见雏鸡疾病图谱与防治(古法篇)》、《高效禽舍环境调控》等等泛着古旧光泽的线装书册,成了她最好的老师。
空间内时间流速慢六倍的优势被她发挥到极致。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对照着书本上的描述,结合现实中雏鸡的表现,不断调整着饲料配比、温湿度控制。
甚至尝试着用灵泉水稀释后,微量喷洒在育雏箱的木屑上,观察小鸡的反应。
她的细心和耐心近乎苛刻,军区负责管理鸡舍的老兵吴福贵起初还觉得这城里来的女技术员有点小题大做。
但几天下来,看着方倾羽一丝不苟的记录和那些小鸡肉眼可见的变化,他心里的那点轻视也变成了佩服。
变化是悄然发生的,却又清晰得让人无法忽视。
到了第四天,军区后勤主任带着几个技术员例行检查。刚走进育雏间,就有人“咦”了一声。只见育雏箱里的小鸡,毛色明显比旁边对照组的更鲜亮、更蓬松,像裹了一层淡金色的绒光。连个头也普遍大了一圈,小爪子踩在木屑上,显得格外有力。抢食的时候,更是生龙活虎,挤作一团,叽叽喳喳的叫声都透着股中气十足的劲儿。
“方技术员,你这饲料……加了啥好东西?”后勤主任蹲下身,拿起一小撮饲料闻了闻,除了谷物香,似乎没什么特别。
“就是调整了一下配比,加了点自制的营养粉。”方倾羽回答得轻描淡写,递过记录本,“您看,这是这几天的生长记录和粪便观察情况。活力、食欲、消化吸收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记录本上数据详实,对比清晰。小鸡的日均增重比对照组高了近30%,粪便形态也更健康。后勤主任翻看着,脸上的惊讶越来越浓。这效果,有点超出预期了!
到了第六天,变化更加惊人。方倾羽培育的那批小鸡,体型已经明显超过对照组,羽毛不仅鲜亮,而且异常顺滑紧密,小眼睛炯炯有神。
而对照组的小鸡,则显得有些蔫蔫的,个头差距已经拉开。
第七天,便是约定的最后一天。陆晏临亲自带着陈秀芬和几个公社干部来到了育雏间。
无需多言,对比一目了然。
方倾羽培育的雏鸡,羽毛金黄蓬松,体型健硕,在育雏箱里活泼地跑来跑去,啄食饮水,动作敏捷有力。而旁边对照组的小鸡,则显得瘦小、毛色暗淡,活动量明显不足。
陆晏临的目光扫过两群截然不同的小鸡,最后落在方倾羽身上。
她站在育雏箱旁,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自信和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微微颔首。陈秀芬和公社干部们则早已喜形于色,围着方倾羽问个不停。夜深人静,方倾羽再次进入空间。她没有立刻休息,径直走到灵泉边那块微型试验田旁。田里,被她采摘过的作物在灵泉水的持续滋养下,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新的穗子正在孕育。
她蹲下身,指尖拂过饱满的麦穗,感受着其中远超普通作物的澎湃生命力。
忽然间,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
她之前兑换东西,只想着完成任务,没细想别的。但现在回想起来……她付出的那点作物,其价值岂不是远超成本十几乃至几十倍?!这中间的利润空间简直惊人。
那么如果她能说服生产队,用她优化过的种子,大规模种植这种饱含灵泉滋养的“特级作物”呢?不需要达到空间里这种极致品质,只要比普通作物好上几成,产量翻倍,品质提升……那么,这些作物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
不仅可以满足红星村养鸡场的饲料需求,节省成本。
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作为她在空间商城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