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红楼之黛玉长嫂> 日常、心眼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日常、心眼多(1 / 3)

第74章日常、心眼多

林明霁的眼里盈满惊讶、感动、不敢置信这样的情绪,明甫光干笑两下,就凑到林明霁身边嘘寒问暖,又问:“姐夫看着瘦了,一路上都是坐的船,会头晕吗?秦大夫制的晕船药丸用上了吗?”

不只是晕船药,还有清心宁神的香囊,开胃止晕的果脯姜糖。林明霁笑道:“我运气好,不会晕船,同行的几个同窗,只有一个有晕船的毛病,还好是提前出发,在金陵修养好了才进考场,不然就麻烦了。”身体不适,提笔都难,谈何做题?

林明霁将一个嵌螺钿的漆盒给他,“这份是给你的。”明甫光打开,里头是一块墨锭,成色和做工都极精巧,他本就是爱墨之人,加上有求于林明霁,当即大夸起林明霁的眼光。林明霁生出狐疑,盯着明甫光。

要按常理,明甫光一回来定是先问他考场如何,进入考场的搜身流程,在考场内的具体情况,最后才会说些关心他的话。怎么这次却倒过来了?

明瑶华笑道:“你舟车劳顿回来,我叫人备了热水,你去泡一泡,解解乏,有什么话,之后再说。”

这话在理,黛玉笑道:“那我让厨房做些清爽开胃的菜肴,不要那些油腻腻的。”

林明霁回了房里,沐浴过后,林如海就提前下值到家了。作为父亲兼前科探花,林如海不免急着问林明霁乡试答题如何。外书房,林如海道:“此次的策论问的是富国之法,你是如何答的?将你写的文章写出来我看看。”

林明霁参加这次恩科乡试,林如海对于考题十分关注,儿子还没回家,儿子的考题已经有人送到他案前了。

因每次乡试会试,总有一两道敏感的考题,或涉及漕运之弊,或涉及官员贪腐,既要言之有物,又不能太过激锐。

前朝还有皇帝欲废长立幼,朝臣反对,当年乡试,主考官出的策论题便是取自《春秋》第一篇,考生莫不哀叹。

林如海向来奉行稳扎稳打的中庸之道,他认可林明霁的才华,只是担心他年轻,文字锋锐,反而不妙。

林明霁站在书案前,屏息凝神,一挥而就,将他写的文章默写出来。如今国库的收益,主要是田赋和盐税。

然而先不提有大量的土地属于皇亲、勋贵、官绅阶级,这些群体天然会不交或少交田赋,更有许多景朝建立之后开辟出来的土地,不记在鱼鳞图册里,自然无税可交。

当然,这种隐田只大量存在于士绅豪强名下,若是普通百姓开辟出新地,有里正和衙门小吏盯着,满了三年便催着交田赋。再就是盐税,以林明霁去年在盐运衙门的所见所闻,送进国库的盐税已经是不知道被多少人刮下一层后的钱数。

但是这两点都不能写,至少不能明着写。

幸而扬州挹江门便是钞关,南北货运均要在此接受检验交税,但以林明霁去城门外看到的,其中有许多不可细查的漏洞。若能将钞关经营好,以扬州钞关为例,从扬州地方志内的数据推算,一年可得约十五至二十万两货税。

若推广开来,严管各地钞关,加起来的银钱数目约有盐税的四分之一。这篇文章数据翔实,观之可信,末尾着重提了农商并重的观点,不犯忌讳,又有可行之处,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林如海看了一遍,心道,这样的文章,再没有被黜落的道理。他拍拍林明霁的肩膀道:“你能如此通达谨慎,为父就放心了。”林明霁谦笑道:“是父亲教得好。”

林如海暗道可惜,这个儿子沉稳踏实,孝悌两全,只是认回他时,他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子情分终究是差了一些。不过遗憾一会儿,林如海就想开了,林家后继有人,他得了一个天资聪颖的弟子,已然是意外之喜,再多苛求,便是贪心了。他笑道:“你回家里不过二三年,我是教了你,不过更多的,还是你岳父的功劳。”

林明霁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岳父对我,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