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谋前程、学作诗
甄士隐一身道袍,手持拂尘,看着似有世外高人之态。英娘不期然父亲竞然来了,她认回了亲生父母,就一直和封氏在一处过活,但对于甄士隐这个父亲,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第一次见面是跟着封氏找到甄士隐所在的道观,此后的两次见面都是甄士隐托人送信来,一家人在外头找个安静的茶楼见面,每次相见甄士隐都给她们一包袱银子。
这次甄士隐亲自来了母女二人安身的小家,英娘喜出望外,忙烧了热水,端来滚滚的热茶,笑道:"爹,外头冷,你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封氏将桌上的绣线花样子等物都挪到另一处,给甄士隐腾挪出落座的位置。南方不设炕,她们日常做针线的临窗大桌边上,放了两盆烧得正红的炭火,坐着也不觉得冷。
甄士隐看着英娘端茶的手,白皙细嫩,不像受过苦的样子,遂笑着接过茶碗,“你也坐下。”
英娘穿着一身银红的松江布棉袄,秋香色棉裙,头上只用发带和自己做的绒花装点,通身不见金玉首饰,但容貌出众,看着就不同于凡俗少女。甄士隐方才瞟了一眼林家的请帖,心心想,幸好有林家暗中照应,否则以女儿的美貌,和老妻孤儿寡母的居住在盐商聚集之地,只怕早就被媒人上门说与富贵人家做妾了。<1
英娘坐下,一边高兴一边疑惑,道:“爹,你这次怎么家来和我们见面了,以往不都是在外头相见的吗?”
甄士隐笑道:“你回家满打满算也有一年了,我们一家人还没有好好坐下吃一顿饭。”
英娘单纯,又是实心眼,甄士隐说她就信了,“那我拿银子去买些好菜回来。”
甄士隐道:"不急,爹想和你说说话。”
封氏坐在一旁,脸上带笑,看着甄士隐关怀地问英娘在扬州这一年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欺负,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说了一会子话,英娘就急着要出门买菜做饭,她换上出门的衣裳,衣领挡住了半张脸。
直到英娘出去,封氏才问道:“你来这儿,就是为了见女儿的?”面对老妻,甄士隐也没甚好瞒的,道:“过几日我要去一趟京城,给女儿谋个好前程。”
封氏不信他能给女儿谋什么前程,连忙坐直了问道:“你要如何给女儿谋前程?可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啊。”
甄士隐平静道:“放心罢,我只做正义之举。”封氏对目前的日子已然很是满足,女儿就在身边,有一处宅子,可以做绣活挣钱,她不想生出什么波折。
虽不知甄士隐要去京城做什么,但下意识想要劝他就这样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偶尔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便罢了。
话在嘴边,不知如何说出来,甄士隐道:“我总不会再害了女儿。”这句话教封氏想到女儿丢失的那些年,一时沉默下去,不想说话。英娘买了菜回来,母女二人一起生火做饭,很快做了四菜一汤。1十一年来,一家三口头一次坐在家里吃一顿饭。饭罢,不多时,甄士隐就说要走了。
英娘急忙道:"爹你等一等。”
她跑回房里拿出一件群青、洒蓝二色的细棉布做面,羊皮做里的鹤氅,笑道:“这是我入冬时就买了料子给你做的鹤氅,爹你试试合不合适,不合身我再改改。”
甄士隐穿上试了,稍微大了一些,英娘笑道:“爹你先换下来,我再改改,下次见面再带去给你。”
甄士隐上下摸着女儿亲手为他做的衣物,眼眶似有泪意,笑道:“不必了,这样就很好。”
甄士隐来了又走,前后不到两个时辰。
到了十二月初,林家设宴的日子。
封氏早早打扮好了,和英娘坐车去往林家。明瑶华在后宅陪各家的太太奶奶说话,一时顾不上熟人,封氏和卢氏等人聚在一起,也不孤单。
林明霁和他的友人们不好一齐请假,于是决定都在府学听夫子授课,只让家中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