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太上皇、前世
来人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穿着蓝色练鹊纹锦衣,脚着皂靴,身后跟着两个褐色布衣的低等太监。
他手持牙牌,,自称依从皇命,来荣国府宣圣上口谕。荣国府看门的小子们多年没有遇到过太监登门传旨这样的大事了,一面有人躬身给太监引路,一面有人连滚带爬地跑进府里传信。这日贾政不必当值,贾赦亦在府里,邢夫人并王夫人在贾母房中伺候婆母,得了消息,众人一齐赶到荣禧堂。
王夫人一路揪紧手里的帕子,紧张得口舌发干,莫不是她的元春在宫里出息了?
夏守忠坐在堂中,闲适品茶,仿佛在自己家里一般自在。荣国府主事的人来了,他方才站起来拱手一礼,笑道:“咱家是奉皇上口谕,前来公干,荣国公老夫人,请接旨吧。”贾母心中有无数猜测,紧张期待之情不亚于王夫人,她领着儿子儿媳跪下,一家人低眉垂首道:“臣妇/臣听旨。”夏守忠高声道:“奉圣上口谕,召林如海之女入宫面圣,钦此。”“臣妇/臣接听旨。”
贾母率先站起来,贾赦上前给夏守忠塞了一个荷包,“小小心意,给公公买好茶吃。”
夏守忠两根手指一捏,少说也是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他脸上立即堆了笑,那股子下巴看人的气焰也压下去了,和气笑道:“贾将军客气了。”但是贾赦欲要打听皇上为何召见外甥女,夏守忠却只是打哈哈,并不直言。黛玉在房中打点行礼,忽然贾母身边的鸳鸯跑着来传话:“林姑娘,宫里来人,说皇上要召你进宫。”
“皇上?皇上怎么要召见我呢?"黛玉面露惊疑。鸳鸯摇头道:“来府里传话的人没说。”
王熙凤风风火火地走进来,道:“先别管是为什么了,夏太监就在荣禧堂侯着,先换一身出门的衣裳要紧,还有头发,也要重新梳过。”黛玉被催着换衣梳头,临出门前,她犹豫了会儿,道:“让苏嬷嬷和唐嬷嬷陪我进宫吧。”
这两位是宫里出来的嬷嬷,听春纤说,是嫂子托了郡主的关系才请来的。既然她们是宫里出来的,想必对宫里各处的礼仪规矩都熟,若是带紫鹃雪雁进宫,大家伙儿都战战兢兢的,反而不美。苏、唐二人正愁该如何在黛玉身边施展能为以便站位脚跟,突然来了这一出,自然是当仁不让地跟着去了。
夏太监等了一盏茶,才等到黛玉出现,看着黛玉身后的两个眼熟的嬷嬷,他站起身,躬着腰,讨好地笑道:“这位便是林小姐吧,轿子已经备好了,请林小姐跟奴婢走吧。”
一行人往外走,一顶青幔轿子就在垂花门处侯着。苏嬷嬷快步走到夏守忠旁边,悄摸给他一个荷包,低声问道:“夏公公行个方便,皇上此行召见,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夏守忠收了荷包,笑着点点头。
苏嬷嬷就退到黛玉身边,低声道:“小姐别担心,不是坏事。”夏守忠一行人出了荣国府,贾母坐不安稳,坐下又站起,在屋内到处走,忧心忡忡道:“也不知道玉儿进宫,究竞是为了什么事情。”黛玉在荣国府好几年了,皇上都没想到要召见她,怎么偏偏她都要乘船回家了,皇上却派人来了。
王熙凤扶着贾母坐下,笑着递上一杯热茶,宽慰道:“老祖宗喝口热茶安安神,也许是林妹妹的运道来了呢。”
邢夫人不知该说什么,王夫人只想着自己的女儿元春。屋内一时安静下来,贾母挥手让她们散了。火
且说昨日宫里中秋家宴,太上皇坐在上首御榻上,甄太妃侍奉左右。宴会过半,太上皇突然说起今年扬州送来的贡品里有好几样不错的,“朕最喜爱那座大禹治水图玉山,甚为精妙,就连已命人摆在太极殿中了。”洪熙帝尽力控制神态如常,大禹治水图玉山重达万斤以上,不说其自身的价值,只单单说起“大禹"所蕴含的寓意,就不得不令他深思,父皇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
甄太妃所出的瑞安亲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