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遇险(1 / 2)

“煮白粥吧,削点火腿下去,再切点白菜丝儿。”

“好耶!”陈二妮手脚麻利,自己就包圆了。

余知了摸出包袱里的金疮药,“你换了那么多东西,怎么没想着给自己换瓶金疮药?”

刘长康愣住,笑笑,“都好了。”

“阿隼说昨天看你换衣服了,还红肿着,上点吧。药便宜,但比不上得好。”

刘长康接过,钻回马车去了。

一锅白米粥混着火腿特有的熏香味儿窜入鼻间。

陈二妮烫得龇牙咧嘴地也没停下来。

“这火腿咋做的,不就是猪脚杆吗?咋这么香!”

她是冲着阿隼说的,显然阿隼并不会搭理她。

刘长康也不在乎什么食不食荤腥了,一口一口吃得极香。

几人这三天就吃火腿粥,一个都没说腻。

余知了细细感受着身体的变化,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吃越好的东西,她越能感觉到身体在...在‘吸收’!

“余姐姐,这边的植被越来越稀疏了。”

余知了回神,看着窗外点点头,“咱们一路过来,见着不少荒田。”

刘长康皱眉,“玄州是大运中腹之地,怎会干旱?庆王统领的云归州是西北边也没闹旱啊。”

余知了摇摇头,她又不懂这些。

刘长康看了窗外,“不过我记得图舆上云归州外围倒是一条大河,是胡人的仙女河。父亲文书上记载这条河得有十里宽,深不见底。

难道是仰仗这条河?”

余知了看向他,“那为何京师、羌芜两城并未闹旱?”

“京师和羌芜两城地势特殊,乃大运凹陷处。天下水源都会朝这处倾斜,还有卫氏建立的定安护城河,只要定安河不干,这里就不会闹干旱。”

“照你的意思,除了依傍仙女河的云归州还有定安河护住的三座城,大运都在闹干旱了?”

刘长康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不过只有玄州闹旱,实在不对。按理说左边是云归州,右边是定安河,玄州怎么也不会闹旱才是。

如若玄州都闹旱了,其他地方必定旱情也不小。”

余知了更加担忧李家三人了,但愿都能平安才好。

一路无言,值得一提的是,刘长康还换了不少笔墨和纸张。

余知了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如今,她已经能识得百字了。

就是写得不太好。

她放下手中的笔,陈二妮正靠着车厢睡得熟。

阿隼就挨着她坐,她写一个他跟着落笔,比她写的字好看太多。

刘长康放下手中的游记,“怎么了余姐姐?”

余知了回神,看了一桌的纸张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不太真实...”

刘长康合上书本,捞开车帘,“大哥,是不是快到玄州地界了?”

“是,快到了。我就送到前面二十里的林子边,你们就得收拾着下车了。”

刘长康点点头,“成。”

他推推身边的陈二妮,“醒醒!收拾行李了,得下车了!”

陈二妮迷迷瞪瞪地睁开眼,“到了?”

这几天余知了送了快二十斤白米白面进仙人洞。

还好粮食她分开装在了几人的行囊上,不细查看不出来,不然一下少这么多粮食,真不好解释。

她把纸张收卷起来,看着塞进了行囊里,其实全部放进了仙人洞。

“就快下车了,也不知道入玄州的关要不要户籍,咱们几个啥也没有。”

刘长康摇摇头,“放心吧,不要。”

余知了这才点点头。

车里很快收整地干干净净,四个大行囊就放在角落里。

那条没有吃太多的火腿还在陈二妮的行囊上挂着,她坚持要背,余知了就随她了。

“怎么还偏离官道了?”刘长康皱眉。

余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