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起身倒了两杯咖啡,杨思维连忙接过,然后王晶花重新坐下慢条斯理的分析道:
“先说刘艺菲和微风影业这边。”王晶花眼神变得锐利:“刘艺菲的工作室,她的模式是“创作驱动型’。
“核心是微风影业,是刘启峰这个人。你看,《环太平洋》、《时间之痕》,甚至是今年最火的她那张专辑,核心都是“刘启峰制造’。”
“他们不依赖其他公司的资源分配,而是自己创造资源。不仅不用受其他公司的掣肘,更是艺人公司巴结的对象。
“当然,她的缺点就是缺乏抗风险能力,重度依赖微风影业。娱乐圈的感情真真假假,谁能保证未来他们两人能永远走下去呢。”
“而范永冰这边……”
王晶花考虑一瞬后说道:“我更倾向于称呼为“资源整合型’或“资本关系型’。它的核心是依靠范水冰的商业价值和工作室的运作手腕。
“擅长的是在现有的格局下,用谈判、交换、合作,得到其他公司的优质资源。”
“这更像是一种“升级版的经济约’,虽然是独立工作室,但并没有完全脱离依靠传统公司的资源。“优势是起步快;缺点……嗯,更依赖人际关系和背后的利益输送,稳定性或许要打个问号……”最后,王晶花总结道:
“所以,刘艺菲工作室对专业能力和内容把控的人才最能发挥作用,同时欠缺公关、谈判和资源整合的人才。是“做事’的路子。
“范水冰那边恰恰和她相反……是“做人’的路子。”
杨思维听完这一番透彻的分析,郑重地向花姐点了点头:“花姐,我明白了。谢谢您。”
当晚,心不在焉的杨思维拖着身子回到家中。
她习惯性地打开电视当背景音,顺便了解行业动态。
电视屏幕上,央视一套《焦点访谈》那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
杨思维正准备换台的手停了下来。
因为今晚的主题赫然是一一《普洱震后救援纪实:废墟上的新生与暖流》。
主持人李静神情庄重,语调沉缓地开始报道: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6月3日,一场里氏6.1级的地震突袭云楠省PE市宁洱县,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节目中,镜头切换至灾区现场拍摄的震撼画面:断裂的道路、坍塌的房屋、临时搭建的帐篷、医护人员在简陋条件下救治伤员、JF军和WJ官兵奋力清理废墟……
李静继续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震区灾情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重建家园。”
随着她的解说,画面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汇款单如雪片般飞向宁洱县抗震救灾捐赠办公室,很多都是以个人名义寄来,有的甚至只署名“一位普通党员’;
一队队悬挂着“支援灾区’横幅的军车,满载着筹集来的帐篷、大米、衣物、棉被等紧急物资驶入灾区;
一家活动板房企业在得知宁洱县人民医院受损严重、病人只能安置在广场帐篷后,紧急捐赠了上千平方米的活动板房;
武警部队向在帐篷里坚持学习的“帐篷小学’一新平小学,捐赠70万元用于校舍重建……“据统计!”
李静播报着数据:“截至2007年6月15日18时,抗震救灾指挥部已接受社会各界捐赠钱物合计5828万元,实际到账4100多万元。
“目前,各种救援物资仍在源源不断送往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报道至此,氛围沉重。
忽然,节目画面一转,出现了《时间之痕》剧组在墨江县附近举行特殊开机仪式的场景。
镜头捕捉到刘启峰带领剧组与当地乡亲默哀祈福的画面,记录下了他和当地负责人握手交谈、招募群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