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偏僻的临河咖啡馆。
阳光透过古老的拱窗洒在斑驳的石桌上,运河上船只来往的声响隐约可闻。
刘启峰、陈海和陈芷希提前到达,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
约定的时间刚到,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宝罗·布兰科。
他身材不高,穿着深色西装,灰白头发一丝不苟,带着久经沙场的制片人特有的精明与审视。
陈海立刻起身迎上去:“布兰科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前来!这位是《活埋》的导演,刘启峰先生。这位是他的助理,陈芷希小姐。”
宝罗的目光在刘启峰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转向陈海:
“陈先生,你代表中影集团,我本以为今天是一次关于市场趋势或潜在合作的商业洽谈?”
“当然,布兰科先生,我们正是为商业合作而来。”
随着陈海的话,一份文件递到保罗面前:“这是我们为《活埋》规划的海外发行初步计划预估。
“影片以其极具张力的叙事和精妙的制作,在内部评估中被认为拥有极佳的国际市场潜力。
“您是享誉业界的制片人,经验丰富,眼光独到。所以想提前请您看看基于类型片市场模型和潜力评估的数据,恳请您不吝指教。”
“指教?哈!”宝罗发出一声短促的轻笑,他并未翻开文件,嘴角略带嘲讽:
“让我猜猜,这份‘计划书’里,是不是还夹着一张写着金狮奖预期价格的标签?
“你们是不是认为,电影艺术的最高荣誉,可以表格里的数字来衡量和交易?”
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刘启峰心头一沉,立刻明白他们开始就搞错了方向,将对方预设成了可以‘交易’的对象。
“布兰科先生,您误会了!”刘启峰的声音清朗而坚定,瞬间吸引了宝罗的目光。
他迎上对方审视的眼神:“这份计划书,是我们在电影节结束后才会正式考虑的海外发行方案。
“今天冒昧请您过目,仅是出于对您专业地位的敬重,希望在数据层面获得您前瞻性的意见,为未来的计划提供参考。
“仅此而已。”
微微停顿,他观察到宝罗眼中缓和。
刘启峰更进一步,语气真诚道:“能和您这样享誉国际的制片大师结识、交流,本身就是我们此行的荣幸。
“对待真正的朋友,我们心怀坦诚,也愿意分享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说着,将旁边一杯咖啡有意的轻推到宝罗面前。
宝罗并未触碰咖啡,反而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朋友?坦诚?分享价值?”他霍然起身,高大的身影带来无形的压迫感:
“这看起来不像是在寻求专业意见,更像是在寻求某种…场外的默契或关照。
“这让我觉得,你们似乎更关注如何通过场外的友谊去影响结果,而不是专注于如何让你们精心打磨的作品!”
“威尼斯,是电影‘艺术’的圣殿!”
保罗的目光再次扫过那杯咖啡,在几个词上特意加重语气:
“绝不是里斯本那可以‘讨价还价’的‘跳蚤市场’!这种风气,是对电影节精神最大的亵渎。
“抱歉,电影节即将开幕,作为评委,我的时间必须用于欣赏电影的艺术和履行职责,而不是这种‘交流’。”
话音未落,他已决然转身离开咖啡馆,留下面面相觑的三人。
跌踵而至的。
仅仅数小时后。
聚焦全球电影人目光的威尼斯,傍晚的气氛瞬间被一张角度刁钻的照片点燃——
照片清晰又刻意地捕捉到刘启峰将什么推向保罗·布兰科,保罗脸色冷峻。
配合标题——《东方新贵的威尼斯赌局:金狮价几何?》,迅速登上了当地知名娱乐报纸的头版。
消息传回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