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时间7月27日,正午。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入围名单在此揭幕。
“Buried(《活埋》)— Liu”
当这个名字出现在主竞赛单元时,意大利记者席响起零星掌声——
一部无人关注的华语电影竟挤掉21部欧美强片跻身金狮争夺战。
华谊寄予厚望的《夜宴》,则仅列于非竞赛展映单元名单末尾。
……
当提名名单传回国内时,已经是28日凌晨,门户网站头条紧急更替:
【《活埋》入围威尼斯主竞赛!】
【《夜宴》无缘竞赛单元!】
此前集体唱衰刘启峰的各路媒体瞬间噤声,纷纷改稿。
北影校长张会钧适时面对媒体发言:
“举荐名额的提交严格透明,绝无内幕‘潜规则’……是经学院教师统一投票裁定!”
“同时,该事件已严重波及学生刘启峰,并牵连北京电影学院多名教职员工,几乎覆盖全院教师队伍,干扰了正常工作……造成了严重后果。”
“北京电影学院已按程序向……如实汇报,并向相关单位报案,案件已被依法受理!”
新浪新闻的标题辛辣讽刺——【华谊亲封的‘炮灰’,如今在替华语电影冲击金狮!】
不久后,一篇刘启峰亲自编纂的通稿登陆博客,第一时间被刘艺菲、杨蜜等人转发并发言支持内容:
————————————
【《活埋》不是‘实验品’,更不是‘炮灰’!是1.2亿农民工的现状!】
文中,刘启峰将《活埋》主角李卫国的角色与现实中受企业压迫、讨薪困难的外地农民工重叠,目标直指王忠磊“炮灰”言论背后的傲慢和歧视:
‘他们不关心你怎么被活埋,只在乎你能否爬出来’——但若连呐喊都被视为“炮灰”,爬出的希望又在何方?
…
“当华谊高管嘲讽农民工题材的电影是‘炮灰’时,是否想起那些被你们拖欠工资的横店群演?”
…
结尾巧妙关联到GW院今年G发的5号文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引用原文:
“保障农民工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
将争议直接升格至GJ方针层面的对立。
————————————
娱乐圈前线的博客。
【韩涵:“为什么最近都是他的新闻?开个玩笑,我很喜欢他的歌,不俗气!不过,现在我开始好奇他的电影了!”】
某个此前骂《活埋》名字‘晦气’的知名影评人,匆忙转发刘启峰的文章,发稿改口道:
“第一眼看到‘活埋’二字,便想象到‘死亡’,我们常见的‘死亡’仪式便是将躯体装入棺材。”
“电影中描述的农民工处境,就仿佛活人被装入进棺椁,被生生‘活埋’!隐喻了现代的阶层之固化,令人触目惊心,当真是大师手笔!”
清早,华谊公关部上班即陷入混乱。面对全网蔓延的文章:
删帖?等于承认欺压民工;
反驳?恐触政策红线。
办公室内,得知消息的王忠磊怒不可遏,猛将茶杯砸碎在地,拍桌咆哮:“王八蛋!这小逼崽子他妈是绑上农民工当人肉盾牌了!”
医院的冯晓刚听完徐凡讲的大反转,不禁感慨:
“这刘启峰是真敢啊,这下算直接抽王家兄弟的脸了!”
“他们兄弟这下要急了。”他摩挲药膏嗤笑一声,“当初忠磊亲自下场撕小辈,我就看不上眼,跟忠军比太跌份儿!”
徐凡听见他不客气的话,摇头:“你这人,挨着针头嘴还这么毒,可别往外处说。”
电影频道。
审片室内。
当16mm胶片卷轴在放映机发出沙沙轻响时,王晓明扶了扶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