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峰!恭喜你金曲奖封‘王’!报道现在都提你这次给内地争光呢!”杨蜜极具特色的音色在听筒响起。
片场的刘启峰走到一旁,随口道:“谢谢,不过那都是些花边杂志瞎吹,你可别当真!”
“那还真不一样,是‘中国青年报’今天刚发的……【真正的金曲从不需要地域认证,当《青花瓷》的旋律跨越海峡,它便成了丈量中华文化的标尺!】……啧啧啧。”
静静听着听筒传来的念稿声音,刘启峰目光闪烁,心中激荡。官方前后给他发了两篇文章,这自然极好的事。
对面兴奋的语气传来:“你真是太厉害了!刚刚横扫金曲奖,就不声不响开始拍电影了!我还是这次回学校才知道呢。”
“要不我来给你探班吧,我这些天都在学校也什么事。”
刘启峰顿了顿,开口道:“可以啊,欢迎,你什么时候来通知我一声。”
挂了电话,刘启峰转身招呼剧组开工。
剧组幕后经过最初磨合,主角黄博的状态也渐入佳境,拍摄越来越顺畅。
另一边,刘启峰通过邮件一一敲定《人在囧途》外出勘景人员发回来的照片,整个前期筹备也接近尾声。
《活埋》剧组用得顺手的幕后人员也会一同跟组。新电影也会改用数码相机拍摄,成本和时间会节省不少。
6月22日。
“咔!刚才那条可以,各位辛苦。我宣布,杀青了!”
“刘导辛苦!刘导辛苦!”
“行了,胶片封存锁好,一会林制片给大家发杀青的红包,晚上一块到酒店吃饭。”
……
学校剪辑室。
刘启峰的想法在剪辑师跟组粗剪过程中已经讨论过,因此大部分剪辑工作可以交给他完成。
“可以,这一段这里可以保留。”
一阵铃声,刘启峰拿起手机看是李林的电话,于是走出剪辑室。
“启峰,新剧组什么时候开工。”
“怎么,真准备转行专职做制片啊?”
“临时制片也是制片,我不得临时抱佛脚提前准备准备。”
“25号吧,一些配角我确定一下。”
挂掉电话刘启峰见剪辑室里有条不紊,于是转身去上课。
中午。
刘启峰来到办公室敲了敲门:“田教授,您在吗?”
“进来吧。”
刘启峰进入办公室,自动到对面坐下。
田壮壮抬眼看了看他,接着伏案批写着什么:“回来了,第一次掌镜感觉怎么样?”
“…大问题没有,小问题有一些,还有就是各个方面总会超出原定计划。”
田壮壮一针见血道:“没有出大岔子就不是问题,你没实际经验下做的计划,有变化很正常。你打算找那家发行?”
“这部电影的票房我也吃不准,我打算拿到威尼斯电影节上卖片,如果能侥幸获奖就最好不过。”
田壮壮这时处理完手上工作,打量了一眼他,点点头赞同道:
“你倒是明白,等剪辑完了吧,到时候放学校看看成片,不然学校可丢不起那个人。”
刘启峰隐约明白过来,语气迟疑的说道:“…田教授,您是说可以通过学校报名?”
“你不知道?”田壮壮诧异看了看他的神色。
“我不知道啊,我之前真不了解流程,我原打算是自费投给电影节官方,”
刘启峰反应过来,语气无辜:“您不会以为我是过来找学校要名额的吧?”
见他确实不像装的,田壮壮开口给他解释:“本来学校没什么适合的片子,打算……。你这片子…的确更合适,不过也得看电影质量,学校可丢不起这个人。”
北影推荐报名和一个新人导演自费报名,在评委眼中哪个有份量,显然一目了然。
得到肯定,刘启峰喜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