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的大动作,我们虽然做的是女装,但也在摸索,正好想取取经。”
有前世诸多品牌案例的存在,没人比李默更懂如何打造一个品牌IP。
他这番话,只是想试探两家直营店的情况,判断以后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提到直营店,吴世荣和周建成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几分相似的苦笑。
吴世荣推了推眼镜,有些无奈地开口:“实不相瞒,李总,效果……不太理想。”
“我在闽省开了三家专卖店,位置都选在市中心比较好的地段,人流看着还行,但销售情况远不如预期。”
他把问题归结到了价格上,“可能是我们定位还是偏高,运动服饰嘛,大家还是习惯去百货商场或者批发市场买实惠的,再者就是大牌,以及我们那里的山寨货。”
“自主品牌现在很难出头!”
周建成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捋了捋他那艺术气息的长发。
“我在苏南也开了几家“男人之家”的直营店,装修、服务、品质都力求精品,但反响也比较平淡,确实,价格是个门槛。”
吴世荣和周建成诉说着直营店的困境,脸上写满了对市场接受度和价格门槛的忧虑。
他们三人摆出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当然,只有两人是真认真,李默则不以为然。
光凭开几家直营店就想打造品牌IP?
李默适时出声,提问道:“我有个疑问,想向两位前辈请教。”
吴世荣两人的目光看过来。
李默道:“你们在开设直营店的同时,在品牌推广和消费者心智占领方面,投入了多大的力度呢?”周建成闻言,不动声色的看了李默一眼……这个问题很专业!!
吴世荣推了推眼镜,有些迟疑地说:“品牌推广?”
“我们……主要是依靠店铺的形象和口碑传播,也尝试过在本地报纸和广播做过一些广告,效果……不太明显。”
他的思路显然还停留在“开店即品牌”的阶段,或者说是产品思维主导,认为好产品自然会说话。周建成思考得更深一点,但同样面露难色:
“我们也做过一些推广,比如在店铺周围发传单,在地方电视台投放过几期广告,但感觉就像石子投入大海,激起的水花太小了。”
“而且,精品男装的广告怎么做才能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我们也在摸索。”
他意识到了问题,只是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李默瞬间对两人的水平有个大概的了解,换作二十多年后,企业赋能了解一下?
先不说别的,麻溜交个两万九千八,进我的私董会学习。
李默没有再说话,表面作出沉思状,他笃定这是两个潜在的合作伙伴。
梁佳芯则是再度向他们请教了几个问题,不知不觉间,交流会已经临近尾声。
而另一边,老陈跟着张顺鸿也与几名同行交谈着行业趋势。
几个人中,有两人来自时装城,张顺鸿从朋友那里得知这两位老板的体量,瞬间变得恭敬且小心翼翼。而且张顺鸿在得知其中一人也姓张的时候,表情都变得丰富不少。
本家啊!
“张老板在我们时装城也有档口?”
张顺鸿听到那位张总开口,连忙回道:“是的,不过我那档口纯粹就是小打小闹,跟张总没法儿比。”“谦虚了,没事可以多走动走动,说不定就有合作的机会。”那位张总道。
“一定一定。”张顺鸿闻言大喜。
另外一名后街的老板开口,语气带着点抱怨:“张总最近档口的生意听说挺红火啊,我的单都不接了。”
张总与同伴对视一眼,无奈道:“别提了,红火有个屁用,做的货都亏钱,背时!”
“亏钱也做?”那人语气带着点不相信。
张总解释:“不亏钱有什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