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这话可不是威胁,是事实,他一个厂长,调一个不听话的工人,还是有这个能力的。这轧钢厂进料分拣可不是什么好工作,又累又危险。
破铁堆的乱七八糟,这也就算了,里面还有废品收购站收上来的废旧炮弹、手榴弹之类的,这玩意虽然没多少,但是绝对有!
而且全都是那种拉弦儿不炸,不一定什么时候自己炸的玩意。
当然了,杨厂长这个事实也可以是个笑话,就看你王铁锤怎么办了。
王铁锤其实也不在乎那个,真要是把他调到进料分拣,那就别怪王铁锤作妖了。
当然了,王铁锤也没想较这个劲儿,对彼此都有好处的,干嘛不好好说?
“杨厂长,我是这么想的:什么都有个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咱们轧钢厂这类工厂更应该注重规范。
这对于安全生产和保障工人们的生命都有好处。
那次我媳妇生孩子,去医院的时候,我看见有护士查房,每个护士手里拿个本子,上面是病人的病因和情况。
这次又因为机床老化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就想:能不能给咱们的机床也建立一个档案。
哪个机床上次是什么毛病导致的大修,哪里老化了需要更换,上次是谁修的,到哪天该换机油了……这些全都记在本子上,到时候需要检修的时候,一翻本子,按图索骥,机床有什么毛病一目了然。后来我就想:这次的事故责任是谁?如果维修的有责任,那么维修的不承认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个人维修,再找一个人负责记录,怎么维修的,换了什么东西。
用的东西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为什么不拿出来,如果这东西坏了,会导致什么……
没发生事儿怎么着都好,如果发生事儿了,这些都有据可查,谁的错误,想推卸都推卸不了。当然,最重要的不是找出责任人,而是让大家小心小心再小心,别把安全生产当儿戏。
安全生产大于天,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等会儿,你说修理机器要三个人,两个维修,互相监督,为什么还要用第三个人记录?
这样不是浪费人吗?咱们厂里能维修的钳工可不多。”
“所以才用三个人啊,两个维修的可以一高级工带一个低级工,记录的学徒工就够了。
这样能充分的发挥传、帮、带的效果,也能尽快的让低级工快速的积累经验,让学徒工熟悉机械构造”
“这都是你自己想的?”杨厂长看着记录了两页纸的规范流程重点记录,把笔扣上,开口问道。“嗨,这段时间我正在看车工和维修钳工的书,没事儿的时候就爱琢磨,另外也看看自己有没有这天赋。
如果有,我也想多赚点儿不是。
哎,杨厂长您不知道啊,这老婆是自己的,要携手并肩走一辈子的,不能苦了。
孩子自己的崽,哭了都心疼,想着多赚点儿吧,我这个工作又是个熬工龄的……”
王铁锤又化身祥林嫂了。
“你呀你,当初岗位那么多,你自己偏偏要去那个岗位,现在又嫌弃,行了,你回去吧!”杨厂长打发王铁锤回去了。
回哪?当然是回仓库了,还能回一车间帮忙去?
虽说主事人易中海很有可能被叫到聂干事那边帮忙了,但是那边也没什么事了。
自己弄了那么一下,谁都不待见自己了,何必去招人烦呢?
易中海这边,聂干事终于不用和贾张氏这个老糊涂沟通了,在吓唬了一通易中海以后,聂干事喝了口茶水~
“这个嘛,你也知道,这次事故有机械老化的原因,但是也有贾东旭操作失误的原因。
厂里本着息事宁人、以人为本的原则,咱们厂走正常赔偿,但是他们也不要太过分。”
然后易中海去找她们沟通,易中海可不能说机械老化:“老嫂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