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三十五章
吃过饭,罗雁就回家了。
冬日里的夜晚,街上没有几个人,多数店铺一到八点就停止营业,大家只好在家里打发时间。
像罗鸿这样有精力的人不多,哪怕要夜班也得去别人家溜达溜达。罗雁到家的时候看只有父母在客厅,问:“我哥还在睡?”刘银凤:“不知上哪玩了。”
黑灯瞎火,北风萧萧,外头到底有什么好玩。罗雁真是想不明白,又问一句:“门口怎么有辆自行车,我还以为家里来客人。”
这事儿子出门前提过,刘银凤:"哥哥说让你先骑着。”罗雁想也知道是从哪来的,把哥哥的车钥匙放在桌上,顺便抓一把瓜子坐下来嗑。
尝一口她觉得味道比平时的好,问:“妈,这是哪买的?”刘银凤:“你秀娟阿姨自己炒的,好吃吗?”罗雁:“好吃,我以前都没听说她还有这手艺。”两家是常来往的,一年到头都在互送东西。刘银凤:“刚折腾出来的,说趁快过年想去摆摊。”罗雁:“那生意肯定特别好。”
刘银凤笑:“秀娟阿姨听见了肯定高兴,她还怕卖不出去。”话音一转:“她家孩子多,眼看都要结婚了,能挣一点是一点。”多是相较罗家而言的,毕竞现在四五个孩子的人家比比皆是。罗新民插一句打听:“她家老三说的谁家闺女?”刘银凤对这些新闻信手拈来:三车间.……”现在一家三代人同厂工作再正常不过,大家说亲自然更倾向于认识的人家。罗雁小时候也总觉得自己将来会嫁进胡同的某户人家里,现在想想莫名地笑出声。
一笑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问她:“怎么了?”罗雁收起那些天马行空的念头:“没事,我去复习了。”她坐在书桌前没多久,就听到院子里哥哥说话的声音。“是我,别叫了。”
“没有吃的,你俩消停些。”
“尾巴打到我了,旺财你是不是欠揍。”
罗鸿和两条小狗都有这么多话说,跟妹妹更加喋喋不休。他推门进来的瞬间:“看到你的′新车′没有。”罗雁:“看到了。”
又问:“旧的要修很久吗?”
罗鸿:“过几天。”
他说得轻巧,罗雁还以为也就这一两天的事,没想到居然在半个月之后,罗雁去学校考最后一科思想政治的日子。
这门课她学得最好,日积月累的经验最丰富,连复习都格外松散,可以说是轻装上阵。
刘银凤知道女儿过了今天就放假,问:“中午回来吃饭吗?”罗雁:“不了,我们班今天有活动。”
同学们要提前一起过个年再各回各家。
有活动好,胜过成日里在家念书。
刘银凤掏口袋给她拿钱:“跟同学好好玩。”罗雁每个月有十块钱的助学金,只负担她在学校的午饭,平常再买两本书就不剩什么,理所当然地接过:“谢谢妈妈~”家里就两个孩子,不给他们花还能给谁。
刘银凤比手势示意她快点出门:“不谢不谢。”罗雁是快迟到了,一着急连帽子都忘记拿。刘银凤追出去两步,连女儿的背影都看不见,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拿着帽子往回走。
李婶全程目睹:“我看雁雁有时候也风风火火的。”可不,刘银凤:“性子其实急得很。”
又看她在晾被子:“今儿天也不怎么好,你这能干吗?”李婶:“红玉她妈明天到,不洗不行。”
刘银凤:“前几天不说来不了吗?”
市里今年对外来人口管得更严,有介绍信都不一定能行。李婶:“建军不知道找谁办的证明,说是能住到正月里。”提起这个儿媳,她就忍不住想叹气。
刘银凤哪能不知道她的心事,说:“虽然是离婚了,可孩子感情好,就让他们看着办吧。”
李婶:“感情好能当饭吃?我现在看到红玉也发愁,再不上学就真耽误了。”
孙女没有户口,将来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