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三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1 / 3)

第30章第三十章

说慢,队伍前进得也挺快。

罗雁母女俩一点一点往前挪着,才发现住宿和不住宿是分开走。人群里一下变得泾渭分明,甚至还出现熟悉的面孔。罗雁没有打量别人的习惯,但人家认得出她,惊喜道:“罗雁!”罗雁愣了愣,得亏的记忆力好,费劲扒拉出这位小学同学,说:“劲红。”把姓氏省去,显得不那么生分。

陈劲红没想到她还能记得自己,热络道:“好巧,我们居然在一个学院。”罗雁:“是啊,你是哪个专业?”

陈劲红:“铁路运输,你呢?”

罗雁:“运输管理。”

管理两个字,听上去好像更有领导范。

陈劲红心想不愧是从小做班长的人,说:“那可惜了,我们没法在一个班。”罗雁附和:“是啊。”

客套话嘛,总是要说说的,她觉得对方也是,毕竞自己在小学时因为认真地跟老师汇报情况,几乎被多数人讨厌。

但陈劲红好像忘记了,或者说想起来也觉得无伤大雅,注意到有大人在,还打个招呼:“阿姨好。”

女儿的小学是在厂附小念的,就读的多数是职工子女。刘银凤看着她眼熟,试探性问:“你是铁燕家闺女吧?”陈劲红倒是意外她能认出自己,说:“我妈调到服装厂很久了,阿姨居然还记得。”

刘银凤:“你妈可年年都是厂里的先进分子,劳动标兵。”大小是个名人。

一提起妈妈,陈劲红也觉得与有荣焉,骄傲都写在脸上。本能地,罗雁觉得她大概是极好相处的人,笑容里的伪装性少几分。陈劲红也笑,顺便提及几位知情的小学同学近况。同为子弟,大家其实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左右都是住在附近几条胡同里,稍有点风吹草动肯定会传来。

可罗雁跟多数人实在没有多少交集,反而知道得不比三年级就转学的陈劲红清楚,只能当个听众。

陈劲红看她头时不时点一点,已经有些记不清她童年的样子。两个人也算聊得有来有往,刘银凤见状,跑到学校供销社买冰棍。她一路小跑回来,都挡不住冰有消融的趋势。陈劲红看着心想再推两句真要化成水,爽快接过:“谢谢阿姨!”大大方方的孩子讨人喜欢,刘银凤:“不客气,难得今天能遇见。”确实凑巧,不过缘分也很短暂。

很快就到罗雁的顺序,她把入学材料都拿出来,先问候:“老师好。”这次没叫错,对方仔细核对后,在名单上翻了翻:“罗雁,运输管理二班,明天早上八点到一教的203集合。”罗雁:“一教在哪里呀?”

老师:“你现在面朝的左边是一教,右边是二教。”她一早上重复很多遍这句话,再说难免不耐烦。罗雁听她声音都是哑的,想想还是礼貌道:“谢谢老师。”刘银凤倒不觉得人家态度差,她经历过旧社会,哪怕这么乖巧的女儿,年年送到老师手上都会来一句"要是不听话您尽管打”。罗雁自然没被打过,但她哥上学时可没少挨批。三岁看老,从那时刘银凤就知道儿子的成绩没指望了。走出远一些,她感慨:“一样是我肚子里出来的,你跟哥哥两个样。”罗雁试图讲科学:“妈,我们的基因组成是不一样的。”刘银凤:“什么鸡?”

罗雁敏锐意识到她说的跟自己不是一个字,也没敷衍过去,尽量简洁明了地解释。

刘银凤的文化水平听着觉得跟天书差不多,心想兴许怨不得儿子,是从她这儿根上就有条笨筋。

她道:“你哥以后得娶个聪明媳妇才行。”嗯?怎么好端端的换话题。

罗雁揶揄:“太聪明能看上哥哥吗?”

女儿话是这么说,其实天底下哥哥第一好,连爸爸都得稍稍往后挪。刘银凤:“能有媳妇不错了。”

母女俩调侃着不在场的人,吃完茴香饺子才回家。罗雁一进门先把风扇打开,对着满头汗的头吹一吹。刘银凤见状:“当心得头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