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病一样的,谁在他手里敢说能够活得下来。
刘侄活了这辈子,能不想好好活着?
命就一条。凡是换一个皇帝,刘侄都不用费这诸多的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小命休矣。
就因为刘彻,她只能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的考虑要怎么样才能活下去,活得好好的。
她的命,卫家上下的人,卫子夫,刘据,不会有人以为她不在意他们。人心·都是肉做的,卫子夫怀胎十月生下的她,她就算有上辈子的记忆,也只是让她更能感受卫子夫为人母的不易。
她既是卫子夫所生,生养之恩不能不报。
报,就更要想方设法出手解决问题。
刘据作为太子,让刘彻压得死死的,基本上明显的政绩没有。她所知的历史,霍去病24岁英年早逝,十年后卫青病逝。自此在刘据的身后再无强而有力的靠山。
钩弋夫人的出现,刘弗陵的出生,于刘据而言是威胁,因为朝堂上的人,那些世家贵族们,不巧了,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伺机而动,一个成年的皇帝和一个幼儿皇帝,能够更让自己得利的选择,都知道怎么选。而那个时候的刘彻,对刘据有所不满,这份不满因为刘据不像他,父子二人的政见不同。也因为当刘彻在老去时,刘据还年轻。妒忌之心,妒忌着别人的年轻,追求长生不老的刘彻,想到他所握的大权在最后竞然要交到刘据的手里,他有不甘,也有许多的挣扎。但那样的一切,刘据不懂。
当然,作为一个见过外戚掌权的人,刘彻看着卫子夫,看着卫家的姻亲们在想些什么,未必无意为刘据解决这些问题,以令刘据将来可以平安上位。可惜,刘彻想不到会有人借他的手搞死刘据。父子相疑,各不相知,造就了一场悲剧。
卫家,就这样败了。要不是后面有一个汉宣帝刘病己,卫家会成为更多的人意难平。
而于刘侄,她自知她成为卫子夫和刘彻的孩子,从那一刻开始,她就知道她想活不容易,想让卫子夫活着也不容易。她得争,她得立起来。
指望刘据不确定能不能。靠自己这个事,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可靠的。刘侄就是撑着这样的念头,一步一步的强大,名正言顺的读书识字,跟着卫青练武,求刘彻给她找人教她习武,只为了无论在何时她展露出来本事,得有一个说出来的理由。
集各家所长,有各家的名师教导,刘侄到底学到多少东西,刘彻想去问,问得着吗?刘侄还有神人教授!
造神,这是最下乘的办法。
无奈天幕坑人,它向这世间的人展示它的神,以令天下人知道它这个神的存在。
好啊,刘侄就可以借力打力。
天幕说的是那一个汉仁帝刘侄,她刘蛭得天独厚,能让神人惦记,助她惠于民,也惠于大汉,不奇怪吧?
刘侄吐一口气,思量的何尝不是,朔方城,得开始下一步了,把人心拧在一块。
这不是一桩容易的事。
刘侄先把朔方城的兵马收拾了。
一个李庸死了,因为李庸的死,军中对刘侄是有意见的,然李庸之死和刘侄有的关系就是李庸有杀刘侄之心。
刘侄对军中,北军三千不服她,朔方城的兵马有五万。五万兵,李庸执掌,这样的兵马,是要守卫朔方城的。李庸一死,刘侄既是得了刘彻早早在下达的命令,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