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有问题问表哥和父皇
套不出刘侄的话,刘蛭无意心急,正好,刘彻同样没有那个心思多管。刘侄此去朔方城,军政大事刘彻交到刘侄的手中的。他对刘蛭独一个要求,必须让朔方城成为大汉反击匈奴最好的基地。刘侄郑重应下。
朝堂上对刘彻下达明令让刘侄前往朔方城掌军政大事,反对之声高扬。不行不行,这,这不就跟天幕说的一样了吗?刘侄将来在军中扬名,可不就在一定程度上得了威望人心,或许在有一天就会走向天幕所说的高度。刘彻半点不慌的吗?
皇帝的心思不好猜。刘彻真不算慌,他反而多了几分期待,有意瞧瞧刘侄在最后能够走得多高。
一众臣子发现皇帝陛下压根不把他们的劝谏当回事,一心要把刘侄放到朔方城去,那能怎么办,拦不住,开始脑子活络的考虑推荐谁跟着刘蛭去,须让那么一个人人看着刘侄点,以防刘侄做下一些他们无法控制,又让他们吃尽苦头的事。刘彻自知他们的心思,也明了想让刘蛭去朔方城,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这些人看着点刘侄,毕竞,他们也担心刘侄会早早失控。“你们挑几个有用的人随公主一道去朔方城。“刘彻大方放话,只管挑人。这事传到刘侄的耳朵里,刘侄压根不当回事。先把她自己要用的人带上。
无名这儿,才刚给百川书院人上课,领人一道去,不合适。先把人放放。
倒是一个个擅长研究的人,刘侄挑了好些个。也从姬夫人那儿弄来两个谋士。
不能凡事就她一个人动脑,也不能事事就刘蛭一个人操心,必须得扒拉上一两个她不在能够扛得住的人。
“这是陛下征辟他们都不愿意入仕,公主想好,到时候陛下…“人,姬夫人是敢给的,只是不知道刘侄敢不敢收。
刘彻的性子刘侄不会不知道,那样一个小气的皇帝,要是一个闹不好,刘侄别偷鸡不着蚀把米。
“两位先生不是想去朔方城看看吗?来日许是能走得更远,所以在朔方城小住?“刘侄何许人,不带怕的。理由马上想出。她必须讨人用,否则她要累死。朔方城的事需要有人帮她挑起,刘彻这儿,人不愿意为他所用,那是他的问题。
刘侄偶尔能够找人问一两个问题,这人为刘蛭所用,不也是为刘彻所用?当然,明面上还是要给刘彻留脸,有人愿意往朔方城去看,这个理由可以的吧。
姬夫人听完刘侄的话,自知她心里有数,有应对的章程。对刘彻,刘蛭坦然却也在该动心眼的时候动心眼,不是那蠢得不懂变通的人。
姬夫人放了心,把好几本书都让刘晖带上,叮嘱道:“公主把这几本书读透。”
读透,就不是看一两遍了事。
刘侄抱在怀里,保证一定会好好读。
诸事准备齐全,卫子夫也是将刘侄的行李收拾妥当。舍是舍不得刘侄出门的,再怎么舍不得,卫子夫也得把人放出去。刘侄和卫长公主不同,她终不会被困在长安的。“你还小,照顾好自己,不许贪凉。"卫子夫哽咽的叮嘱,刘蛭笑而打趣道:“母亲,此去秋冬季节,不敢贪凉,注意保暖才是。”说到这儿,刘侄忙与卫子夫道:“母亲在宫中保重身体,莫要为我的事担心。你们两个小的要听母亲和阿姐的话。要是让我知道你们惹事生非,回来定要揍你偿。”
刘节和刘据倒是有些怕挨揍的,忙道:“二姐,我们听母亲和阿姐的话。”“好好读书。我跟父皇请了几位先生进宫教你们,阿节也要一起上课。读不读得懂和不读是两回事,你得去读。"刘蛭给了刘节一个任务。得让他们都学到真本事,否则将来如何自保?读书的事不能有半分松解。
刘侄的目光落在刘节身上,不喜欢读书的刘节不得不乖乖的应下一声是,保证听话。
至于刘据,刘侄道:“不懂的问题可以问表哥或者父皇。”乍然一听竞然要问表哥和父皇,刘据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