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舍汲黯其谁(2 / 2)

与之而来刘彻也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接下来让谁来管太学的事。

太学要是管不好,刘彻就成了全天下最大的笑话。他怎么能让自己变成一个笑话。

刘彻问起刘侄的主意,刘侄不加思索道:“汲中大夫。”汲黯何许人也,那可是品行端正得让人挑不出刺的人。要不是那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怼得刘彻半个字都不敢回。

正因为人品过正,才让刘彻在他的面前不敢有半分松懈怠慢。就说朝堂上的臣子,纵然是眼下的丞相公孙弘,刘彻见人的时候爱在哪儿见在哪儿见,躺在榻上衣衫不整都可以。

独一个汲黯,他要是来了,刘彻得把衣衫帽子都收拾得妥妥当当,唯恐让汲黯挑出个毛病来。到时候一通怼下来,刘彻受不了。“汲黯学的是黄老之术,以无为而治。“刘彻提醒刘侄,一个学黄老之术的人让他去管儒家建起的太学?

“用人,只在于用。教书又用不着汲中大夫去。太学之风气不正,要教的是他们的风气,以令他们从今往后不敢有半分怠慢。再没有比汲中大夫更合适的人选。“学什么不重要,人品可以,事情也能好就成。刘蛭认为汲黯最好不过。刘彻听明白了,管人和教人是两回事是吧。不过,刘彻捏捏手掌道:“汲黯未必愿意。”这话说得,刘侄道:“父皇想让他为父皇所用,自有良策。”怎么用一个汲黯,让汲黯为刘彻所用,刘彻不知道才怪。刘彻一眼扫过刘侄,问:“你倒知道?”

刘侄耸耸肩,一脸的轻松愉快,“晓之以情,动之于理。示弱而令臣为君分忧。这也是臣的本分。黄老之术也好,儒家也罢,不过都是为了安民治天下。方法不同,也是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四个字落在刘彻的耳朵里,刘彻知道,刘侄这用人的境界,高!之后的事不出刘蛭所料,刘彻要用汲黯,汲黯真负责起太学的事了。刘侄也就听说,太学的风气随着汲黯一去,不少人被逐出太学,不好的儒家博士,刘彻那儿换一个遍,汲黯去还挑了好几个解决了。这点小事,刘彻都让汲黯去办事了,自是不可能不给人权力收拾人的。那就收拾吧。

而这时候,大军回到长安了。

宣室内的刘侄求着刘彻道:“父皇,父皇,舅舅成为大将军了,让我去接舅舅吧。”

“成为大将军怎么了?还得让你亲自去接?"刘彻正看着奏本,对刘侄的提议不以为意。

“我想去感受一番大军凯旋的气氛。父皇。父皇。"绕着刘彻,晃着刘彻的衣袖,就希望刘彻可以同意。

刘彻一眼瞥过旁边在看书的霍去病,“你不去?”“陛下让我去我就去,陛下要是不让我去,那我就不去。“霍去病抬起眼和刘彻对视而答。

那么听话的态度,倒让刘彻心情得以稍好,“比阿侄有良心。”刘桎瞪眼,这是什么话?她怎么没有良心了?她一个好孩子,对刘彻怎么没良心了?

刘彻往她脑门一戳,“只惦记着你舅舅。”这话说得刘侄实在冤枉的道:“我哪有。父皇不要冤枉我。我天天跟在父皇的身边,父皇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我哪有只惦记舅舅了。就是想看看大将军是什么样的阵势。”

“你来日只要立下的功比你舅舅还高,我让你的阵势比你舅舅都大。如何?"刘彻一听离题万里好奇的分明只是阵势,倒是笑了,难得刘侄有几分孩子气的念头,倒也情有可原。

得了,干脆给刘侄画个饼。

比卫青立下的功劳还要大,那得大到何种地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