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卫家阴盛阳衰(1 / 3)

骆幽于此时道:【两位长平侯,大将军卫青自不必说了,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军中上下无人不服,朝中对大将军的为人品性也是赞不绝口。卫衍颇有其父之风。能文能武,也是文武双全,厉害着的。而且有史记载,这一位是卫家那一辈中最小的一个,也正因为最小,且极肖其父,为仁帝所喜。自小得仁帝教导。小仁帝二十岁的小长平侯,长于仁帝左右,是由仁帝启蒙,文武皆由仁帝传授,所以,十二岁的卫衍参加科举考试,名列前茅,是为卫氏中第一个以科举出仕的人。

【随后,卫衍十三岁出任百越的丹阳郡为太守,掌一郡之地,平百越各部之乱,以六年的时间,让百越认可大汉,对大汉归属。对,这也是个能打的。初到百越,遇百越境内各部相斗,她领着身边的五十人,上去就把几千斗殴的百越人各部的首领捉了,之后还让各部拿钱赎人,顺势还把她治下的百越各部族的人全部都收拾一通,也由此开启收拾百越各部的历程。六年后,为扬州刺史的卫衍,调回长安出任京兆府尹,掌天子门户,那一年的卫衍才二十岁。】

听到这儿,那让多少人惊叹不用细说了,让不让人活?

十三岁出任百越的太守,六年后二十岁回长安出任京兆府尹,过于厉害了!

【卫家的人,除了卫青和霍去病,卫青三子碌碌无为,这就有人说,尽都把脑子长在女郎们上了。那没办法,谁的本事大,谁就往前,这是硬道理。卫衍是以科举出仕的,比起当年的陈解出仕可是难得多。

【就她的身份,公主之女,皇帝的亲外甥,大将军的女儿,她的身份她什么都不用干,就已然可以享尽荣华富贵。偏她不是,亲至瘴气之地,合合百越,以抚百越之民,以令百越归顺臣服,以为汉民。

【所以,别说什么人怎么能升得那么快,果然上头有人就是好。百越在两千多年前是个谁都认为有来无回的地方。她能来,还能做出功绩,怎么就不升了?年轻是不让人升的理由?人家十二岁都考到科举第一名了,这本事有几人能及。】

刘彻点点头,用人以才,认的是人的本事,只要那么一个人有真本事,刘彻才不管人几岁,凭本事出头的人,怎么着都成。

骆幽感慨的道:【但是就是有人满嘴都是出身高,武帝也好,仁帝也罢,都偏爱重之。但是。这一位二十六岁兵出西南,以一万兵马大破西南夷民十万之数,打得西南夷民嗷嗷叫,杀敌三万,以令西南畏惧,自此对大汉臣服。西南那一片,由她驻守长达五年之久,直到西南归附,她才回的长安,升为宰相。百越也好,西南也罢,那会儿都是尚未开辟之地,人民也未经教化,开疆辟土之功,你们说什么姻亲?不应该让这样能文能武的人为相,那得用谁?】

刘彻深以为然,有用之人当用之,天经地义,谁敢多嘴多舌,滚!

【卫衍这位长平侯,那是历三代帝王,辅以新君,一直秉持的都是和大将军卫青的行事原则,知进退,不以功居。这也是他们都得以善始善终的原因。卫衍为相三十载,调和阴阳,为君王举贤纳能,为后世所传颂,以为千古名相的榜样。毕竟,位高权重还能够善终的宰相,不多。

【还有最后一个,卫晏。大将军卫青的侄孙女,也就是卫青兄长的孙女。和卫衍同岁,不过这位没有卫衍的惊才绝艳,但胜在稳重踏实,为人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而且对汉昭帝是真忠心。是为救汉昭帝而死,因其在汉仁帝时入的朝,才会得破例陪葬茂陵。一眼看下来,卫皇后这嫁妆丰厚得,无数帝王都羡慕嫉妒恨的。两将两相,文武全才,于大汉都有开疆辟土之功。不仅如此。西汉亡,王莽改制,三百年后,汉光武帝身边的双卫将军,那也是卫家之后。再建大汉之功,那两位卫将军,虽是一男一女,也是为汉光武帝所称赞肯定。】

这,三百年后建大汉的人,那也得卫家相助。

刘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