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秦念:某个明帝无后,由堂弟继位。堂弟为了将亲爹放进太庙,就先给你改成了成祖,再把皇后塞进太庙给自己占位置,提前把某个倒霉蛋给扔出了太庙,以确保他亲爹不会被挪出去。】
无后的明帝是明武宗朱厚照,年号为正德。他的堂弟是明世宗朱厚熄,年号为嘉靖。
秦念认为嘉靖改朱棣的太宗为成祖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朱棣作为藩王即位,被奉为成祖之后,嘉靖就可以说自己是效仿成祖,直接以小宗代替大宗,而不是入继大宗,这样嘉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祭祀亲爹。
二是降低让皇后占位置的难度。比起把朱棣祧出太庙,将朱高炽祧出去的难度可低太多了。
《明实录》记载:“朕孝烈皇后淑德懿行,久正中宫,比缘内难,球朕于危,厥功大焉……惟是太庙九室皆满,正义即当奉仁宗祧。盖后位即朕之位序也,今且藏主于皇她之侧。”
所谓的"球朕于危",指的是嘉靖差点被宫女勒死,是方皇后救了他。【朱高炽……)
看到这六个点,朱高炽猜到自己就是那个被扔出太庙的“倒霉蛋”。不肖子孙竟能不肖到这般地步?!
既然是自己被祧出太庙,那么根据字辈往下数,加上是兄弟即位,这个不肖子孙一一
朱厚照?
还是朱厚熄?
【秦念:由于“成祖"的缘故,朱八八,后世有些人认为你朝也属于二世亡国,燕王朱棣篡位后的明朝应该叫做燕明。】【朱元璋·……)
朱元璋现在觉得手痒。
若不是十日前的天幕让他性情平和许多,现在他就该好好教训老四。好一个燕、明!
至于为什么平和一一
一是祖训治国的失败让朱元璋得以深刻反省。二是十日时间,前两百万额度的国债就已被豪富买空,还有更多权贵豪富请求购买国债,已无需担忧钱荒。
三是翻阅了太多的请罪上书,被气得已经没脾气。仅京官的巨额赃款就足以让今年的明军满饷,而地方官员的请罪上书还在纷至沓来,主动交代的赃款与日俱增。
朱元璋都不知道大明原来这么“富裕”。
四是每当想起秦念所说的“天下得国之正者莫过于朱明"与"再造华夏之功”,心中升腾的暴虐就会莫名得以平息。这第四点,朱元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
【朱棣:胡言乱语!朕是太宗,不是成祖!朕不认!!!】朱棣都快被不肖子孙给气疯了!
他辛辛苦苦改史,兢兢业业北伐,都是为了自证正统。结果庙号被改成了“成祖”。
这简直就是在昭告天下:
他、朱棣,就是篡位登基,就是得位不正!这究竟是哪个蠢货所为!
朱厚照还是朱厚熄?
还被视作燕……
朱棣绝对不认这种国号!
此时朱瞻基同样锁定更改皇祖父庙号的皇帝是厚字辈。因为满足“兄终弟及"的字辈唯有祁、厚、由。挪其生父入太庙后,让皇后"占位置"之时需要将父皇祧出太庙的字辈就只有厚字辈。
但如此一来,朱祁镇、朱祁钰二人当有一人未在太庙。他的两个儿子不是兄终弟及。
再看朱祁镇那位列徽钦二宗附近的声誉榜排名,朱瞻基立即出言询问缘由。这“秦念”必是后世皇帝,当知内情。
但朱瞻基的问询为天幕所阻,违反规则二: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秦念:你不认没用,庙号这种东西只能是后人给,你又不能自己定。】【朱棣:……)
朱棣盯了天幕好一会儿,绝望地发现“今日话题"之后依旧标注“明成祖朱棣”。
并没有依据他的否认更改为明太宗。
李世民暗自庆幸。
还好后世唐皇没有出现这等不肖子孙。
自己的庙号是太宗,没人会认为大唐一世而亡。倘若他也被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