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江的决心、
江牧野放下手中茶盏,起身拱手郑重回话,“皇上,臣并不勉强,此乃利于江山稳固,社稷长明之举。”
青年将军的双目锐利澄清,哪怕曾经历种种风波与苦难,依旧保持初心,实在难能可贵。
景佑帝也跟着肃穆了面色,看清楚他的认真,再次确认,“你确定,要拆分赤野军,同京城卫队混编?”
江牧野淡然点头,“是。”
景佑帝的目光一瞬间似寒光乍破,锋芒毕露,君威显现。“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边军割据格局从我开始打破,意味着皇城巩固,王朝安定。"江牧野身姿笔挺,回应坚定有力。
景佑帝一字一顿地开口,目光幽幽:“意味着,你江家世代经营,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江家军,将彻底不复存在……”曾经,戍守大梁北部的,就叫做江家军,是江家世代培养的精兵强将,其中很多士兵将领甚至也同江家一代代相传那样,一代一代人都效忠江家。直至后来那次大战,卫国公府十不存一。
本以为戍北大将由此换人,武将格局重新洗牌一一谁料江家这一辈存留的唯一立起来的第三子,江牧野,竞以少年之姿重振旗鼓,硬生生地扛起了江家军这面大旗。
北境固若金汤,甚至那北方属于大梁最大的世敌,羌乌,在江牧野手上连连战败,直接丢了曾占领的属于大梁的三座城池。江牧野,少年杀将,一战成名横扫沙场。
也是他,在景佑帝的首肯下,忽然宣布:江家军改名,赤野军。如今还是他,要分割赤野军,同京城的巡防卫队和禁军混编,彻底打乱原有的军队部署。
景佑帝看得分明--他在亲手磨灭赤野军身上那深深烙印的,属于卫国公府,属于他江牧野的印记。
意图剑指所有边军大将!
说起大梁的地理位置,实在算不上优越。
东南西北四方,除去东边临海,海域辽阔,其余的具有强敌环伺。外邦强盛,导致大梁实则是武盛文弱,各方时有战事发生,军备需求巨大。也亏得景佑帝,包括之前的先帝都乃贤君明主,心系百姓安危,极力稳固各方势力,积极鼓励工农商贸,发展各地经济,大梁才会呈现这样有些格格不入的,民众安居乐业,边关战事不断的割裂现状。而因着这样危机四伏的情况,大梁历来也有东南西北四大家族负责戍边守关,统帅将士一一东蒋,西尉迟,南吴,以及北面江家。比起京城里金尊玉贵的清流世家,这“武"字一道的四大家族掌控了军队,更掌握了属地的权力。
有的时候,比起将军统帅这样被朝廷任命的职位,在当地,他们更像是军政结合的实际掌权人,乃至……“土皇帝”。他们可以是大梁镇守四方的最强信心,却也可能成为导致家国四分五裂的导火索。
京城的众人,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寻常百姓,远离边关,被包裹于最核心的腹地,尽享所谓的"太平盛世",时间长了,好像大家都下意识地遗忘:危险,从未真正远离大梁,而大梁,也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太平盛世。纸醉金迷,繁华闹市,烟火之气包围的那一刻,刚刚班师回京的江牧野却如兜头泼了一盆冷水,眼神更加清明,心中的那团火也烧得更旺。因为他曾亲身经历,甚至是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去守护这一切。没有被这繁华迷了眼,失了心。
他远比任何人都更清醒。
四大家族世代垄断割据的格局必须被打破,不然即便如今他们还能敬畏着皇室,下一代呢?更往后呢?
江牧野忽而抬眸,眉飞入鬓,歪唇轻笑。
那笑容里,带着景佑帝许久未见的意气与锋芒,是属于曾经那个张扬自信到极致的江家少年儿郎。
“江家世代呕心沥血,为的从不是一支军队,一份战功,这一点,您比谁都清楚。”
“况且,只要臣在一日,江家风骨就在,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