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她得到了一个很小的挂坠,是一枚小小的月亮,虽然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塑料挂坠,但当时带给她很多很多的慰藉。
这一枚挂坠,从此被她挂在包上,时光如水,她从读书时的书包换成工作用的托特包,只有那枚挂坠始终如一地挂着。
而今天下午,季棠愿才从简柠口中知道那一枚挂坠的来源。
“你珍藏的小挂坠,只是当时我过生日,顾庭舟给买我的礼物送的赠品。”
原来她视若珍宝的礼物,只是随手附赠的赠品。
她以为这一切都是他对她的独家偏爱,但在她看不到的角落里,他的偏爱和关心也发给另一个人,甚至更多,也更深。
-
这一晚,季棠愿没有睡好。
第二天她还要照常上班,前一晚的失眠,导致她第二天的神情恹恹的,状态并不算好。
电视台的化妆师连忙给她补救,好在季棠愿底子不错,稍稍遮盖,也将她面上的疲色掩得七七八八。
化妆师是一个年轻小姑娘,很活泼,顺带还和季棠愿聊着天:“小季老师,你知道吗?你主持的《艺遗生辉》最近可火了!甚至还有明星在关注呢!”
季棠愿一愣:“是吗?”
“当然了,微博很多讨论节目的,还夸你长得漂亮,专业能力好。”
似乎是情场失意,职场得意,这几天的《艺遗生辉》备受关注,收视率持续上升,陆陆续续还出现了节目片段剪辑,也很多观众加入了讨论。
甚至有人还关注到她,出现了一些夸她好看,专业水平高的评论。
季棠愿坐在化妆室内卸妆,顺手一条条翻看着节目的反馈,郁结的心情得到了缓解。
进入演播厅,季棠愿已经完全调整好状态,一扫之前的疲态,完美无暇地完成早间新闻播报。
她熄灭手机屏幕,将卸妆湿巾扔进垃圾桶内,身后传来夏钰由远及近的声音。
她显然很是兴奋:“师姐师姐!你快来看,村里给我们寄来了感谢的锦旗和谢礼!”
季棠愿没反应过来,疑惑道:“锦旗?”
夏钰拉着她去了一间会议室,里面围着几个人,都是《艺遗生辉》的导演和工作人员,大家正围着一大包包裹讨论着什么。
节目组导演陈牧率先注意到季棠愿,立刻朝她招手:“小季老师,快来,还记得我们这一期《艺遗生辉》的拍摄地小塘村吗?他们给我们寄了谢礼,说是感谢我们节目组的宣传,让他们的木雕有了热度。”
季棠愿上前,包裹里都是一些乡村特产,还有木雕手工艺品,除此之外,还有一副感谢的锦旗和一封村干部手写的感谢信。
导演陈牧打开手写信,和大家转述了大致内容。
“信里说原本以为这项技艺要无人传承,没想到我们这一期节目播出,很多人都来询问他们村的木雕,他们这几天趁着热度,开了助农直播间,多亏了我们节目组的宣传,师傅们做的木雕工艺品卖的很好。”
听着转述,季棠愿心里多了几分欣慰。
原先季棠愿只是秉着职业素养,对自己的每一档节目负责,但现在,她的心境好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因为他们的努力,有在帮到许多需要被看到的手艺人,这份暖心的反馈,让她心情好了很多。
即将失传的非遗技艺,因为大家的努力,在荧幕上迎来了第二次的新生,这其中,有她一份功劳。
她觉得很骄傲。
大家还在瓜分谢礼时,主任走进了会议室,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大家在分什么好东西啊?”
大家打了声招呼,季棠愿也叫了声:“主任好。”
这两天经历了太多事情,季棠愿刚刚结束播报工作,声音还是有些哑,但主任却准确无误地注意到她。
“小季啊,你这是怎么了?没休息好?”往日高高在上的主